“驪山方向。”

“秦皇陵?”

眾人在猜測,矚目紫氣上升的方向。

陰陽家姜堰站在皇帝身畔,伸手對著那個方向虛握,憑空採氣,眼中有奇異的五色神光在流轉。

不久後他有了發現,道:“是地脈之氣在噴薄,從秦皇陵所在的驪山下湧出。

只是這次湧出的地脈之氣更厚重,所以造成了地龍翻身的動靜。”

姜堰回身對皇帝施禮,道:“陛下,此為吉兆,是神州地脈靈氣在增長,全因我大漢擊敗匈奴,西域諸國,吸納他們的國運。

國運增,則諸事相輔,天地協同。”

又道:“臣所修陰陽一脈,觀天地五行之變。可斷言,未來數年,我大漢國境都將風調雨順,谷豐物滿,陛下功業千秋。”

霍去病就在皇帝身畔,而另一邊還站著從北關回來不久的衛青。

“陛下不日就要登泰山封禪,臣篤定,屆時還會有大吉之兆顯現!”

姜堰的陰陽家修行,能洞察天地氣機變化。

而這種氣機和漢之國運交融,會被封禪引動。

即將到來的封禪告天地,對皇帝,甚至對整個大漢都有益處。

皇帝欣然頷首。

很快,眾人各自散去休息。

明日開始狩獵。

皎月升空。

大漢西關外,漢軍擊潰的羌族營寨舊地。

此刻殘破的廢墟中,出現了八名僧眾。

他們在身毒國的萬千佛徒裡,被稱作八正道。

所謂八正道即求入定心境,對應八種小乘佛法,以求超脫。

他們所修講究觀毗婆舍那,於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觀察實相,洞見世間諸般定因,尋找佛的真諦。

八人分別是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見。

“繼續往東便是漢人國境。

六入,五蘊皆因一名漢將歸寂入滅。前不久德里城中出現的那道氣機,鋒芒之盛,據說連無相昧也受了傷,同樣是因為那名漢將,亦可見這漢土非善地。

無相昧命我們東來,是探查虛實,不求傳播教義,沒必要入漢境。”

為首的正思僧方面大耳,膚色黝黑,短髮帶著自然的捲曲。

早期僧眾並不要求剃度,斬斷世間的三千煩惱,所以並非都是光頭。

“若不入漢,如何完成無相昧的要求。”

八人中排行最小的正見僧,只有二十八九歲模樣,膚色同樣有著身毒人特有的黝黑,鼻樑有些塌,嘴唇偏厚,常人身形。

“可用正思正覺因果經,聆聽眾生心聲。

夜色將至,我等誦經,進入漢地民眾夢境,在夢中與他們結下因果。則其以後所思所想,皆受佛因影響,可知諸事。”正思說。

其他幾個僧眾頷首道:

“此方法最穩妥,不慮會被發現。”

“但普通民眾所知不多,還要有些輔助,方可完成無相昧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