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地勢圖上看,還能看到另一路由大薩滿,親自隨軍的精銳。

那才是匈奴真正隱藏的兵馬,以苣都麾下天魂部為主力。

匈奴動用一切手段遮掩其行軍軌跡,以求能在爆發的時候,徹底擊潰漢軍。

如此明暗三路,虛實相合,全面壓上來。

酋塗王也和伊稚斜一樣,對這一戰充滿信心,看不出匈奴有落敗的可能。

“那霍去病會不會讓漢軍來襲我之後方,各部的所在地。”

“此戰爭的是西域,來打後方各部,等於空手把西域讓給我匈奴大軍,他不會這麼蠢!”

伊稚斜目光放遠,看向帳外。

眼下萬事皆備,只等開戰獲勝,一雪前恥。

……

驕陽升空。

西匈奴前軍五萬眾,帶兵的將領叫拔列先,是匈奴王庭帳下左大將。

所謂左大將,便是僅次於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的將領,位高權重。

拔列先帶領的匈奴騎兵,正在荒原上疾馳,馬蹄揚塵,大地震動。

他們以一個個三角陣策騎行軍,縱然在馳騁當中,也展現出很強的攻擊性。

從高空俯瞰,全軍彙集,萬騎奔騰,起落如潮汐。

那種一眼看過去,人馬攢動,綿延無邊的場面,蔚為壯觀!

前方已接近行軍的目的地,即將到達西域的蒲類。

散出去的斥候相繼歸隊,大軍前推。

其各部兵馬匯聚的精氣狼煙,近乎形成實質的潮湧,即便遠隔數里,也有讓人心悸的強大壓力。

“送來的訊息說漢軍晨時離營,離營後便不知所蹤。”

有部眾在策騎中對拔列先彙報道。

拔列先長的方臉,顴骨特高,一頭亂髮披肩,人不算魁梧,但武力驚人。

在匈奴修行的薩滿魂術中,他已達到溝通生死的地步,換成天人境,亦有著三境左右的力量。

“那漢將霍去病慣用的手段,就是隱藏行軍,靠偷襲來獲得優勢。”

拔列先沉穩道:“我草原諸部與其交鋒多次,他很少與我等兵馬正面對戰。此番我草原各部匯聚,已到了擊潰漢軍的時候!”

“大單于和我等眾人,戰前數次推演,都認為霍去病必率漢軍先去襲擊後軍。

我們先殺入西域,若速度夠快說不定還來得及再去殺漢軍。”

拔列先傳下命令,全軍速度激增。

而在西域最北方,對應匈奴兵馬行進的方向,便是西域諸國中的蒲類。

蒲類和樓蘭,一南一北,扼守住了漢通往西域的要衝,幫匈奴看守門戶。

匈奴人過來的第一個目標車師後國,即與蒲類相鄰,位於其西側。

這時蒲類的國相蕭耶,正帶領一隊五百人的兵馬,連同蒲類眾臣,親自來迎匈奴大軍入西域。

他們站在蒲類邊境的一處高地上,眺望匈奴大軍壓來的景象,敬畏之餘,又難免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