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一脈的祖師,當年遊歷四方的路線,是哪?”

羅什娜續道:“祖師從龜茲出發,往西走,徒步數千裡,遊歷諸國。而後南下,復行千里,再往東,最終繞行近乎萬里,重歸龜茲。

她所修之法是在歸途所學,位置大抵在我西域以南某個遙遠的區域。

祖師留下的記載說,他獲得修行的地方,有四聖諦、空三昧、十二因緣、五蘊、六入處、八正道等聖法,皆有對應的上座師。

祖師修行後被讚譽有宿世智慧,緣法深厚。他們希望祖師回來傳播其教義。”

霍去病在彼端抿了下嘴。

不出所料,那些人果然是外來者。

所謂的覺者,最初指的是佛,即釋迦摩尼本尊。

其生在古印地北部迦毗羅衛國,是淨飯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母親摩耶夫人是鄰國拘利族天臂國王之女。

他在世的時期,大抵能和老子存世的時間對上,也就是春秋時期。

其地位也和老子差不多,為一教初祖!

佛離世後,他的衣缽思想被稱為根本佛教,也叫原始佛教,和後世的佛法並不完全相同。

霍去病不太清楚期間的變化和佛家的發展過程。

但他知道不論是哪一時期的佛教,有一個根本理念沒變過,就是大肆傳播教義,吸引大量教眾。

在思想信仰的層面,侵略性非常強。

佛入西域傳教,要早於進入中土。

西域各國的修行,多與佛有關。

後世的道教在國難時,入世捨命,和天下共蒙難者不知凡幾。

道家清貧,亂世骨瘦如柴。

佛努力經營,以淨土來生為引,彙集善男信女,聚斂香火,人人肥頭大耳。

當然,這裡不該一棍子都打死。

佛家也有大德大賢之士。

霍去病對外來進入中土,非原生文化的宗教,不感興趣。

但打南邊來了些人,進入西域和縱橫道合謀,把白南妤,曹狡打了,且還從他手裡搶東西,擅取國運。

最重要的是漢當下和匈奴爭鋒,這些外來人在其中參與,可見存心不良。

所謂犯我者,雖遠必誅,不把這些人打瞎了,不足以稱強漢!

天色將晚。

張次公來到中軍大帳,找霍去病彙報軍務:

“郎中令,我們派出去的斥候,聯合繡衣的人,深入草原各處探查,但並未找到你說的大單于伊稚斜秘密進入西匈奴的蹤跡。”

張次公一邊彙報一邊靠到近處,和霍去病一起打量行軍圖。

張次公在圖上把斥候已探查過,確定伊稚斜不在的位置,標註出來。

兩人的視線,都落在沒探查過的區域。

霍去病在圖上又勾勒出數個位置:“伊稚斜必在這幾處的其中之一,但具體在哪很難判斷。

不確定性太高了,不能依靠猜測行軍。

這個出兵方向不要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