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屠王怒聲發出連串的疑問。

他們剛看過地圖,周邊都是山巒,不宜行軍,漢軍就突然出現。

時間,地理方位,都對不上!

漢軍直接在焉支山的區域出現,沒有任何已掌握的線索能接得上。

一干匈奴將領不約而同的懷疑是訊息出錯:

“我們在周邊數次增設巡防哨卡,漢軍若出其邊關,絕瞞不過我們!

他們是飛到焉支山的不成?”

腦袋想到爆炸,得出來的結論依然是不可能。

漢通西域的這條路,北臨西匈奴,龍首山,焉支山等山脈。

南邊的祁連山,情況更復雜。

別說是騎兵,步行軍都無法橫穿,即便有行軍策提供便利,想渡過祁連山殺出一支隊伍,至少也要十天半月以上,絕無道理來的這麼快。

帳內死一般的寂靜。

只有傳訊兵的聲音迴盪:

“我部兵馬仔細勘察過,確定對方就是漢軍。”

“他們從哪來,往那去了,目前還不確定。

但判斷漢軍至少有數千部眾,他們擊潰我部邊哨兵馬的速度非常快,且無一人能逃出來,因此推斷對方至少有數千漢軍。”

傳令兵話落,不但沒解開一眾匈奴將領的疑惑,反而讓這支漢軍的來歷,愈發撲朔迷離。

這麼多人,到底是哪來的?

若是漢人的邊關出來數千部眾,即便用了行軍策,他們也有應對手段,不可能藏的如此之好,來勢這麼突兀。

渾邪王一陣陣心悸,回頭重新看向面前的地圖。

除了狹長的漢和西域通道,周圍全是山巒。

那支漢軍真是飛過來的?

渾邪王逼人的視線落在訊兵所報,發生交鋒的地方。

那裡位於漢和西域通道的中段,是他們佈防的一個小要點,居焉支山,烏鞘嶺而守。背後是西匈奴的騰格裡沙漠,狐奴河一帶,有西匈奴的一些部落分佈。

渾邪王突道:“不好。”

幾名將領都將視線投過來。

“漢軍的目標是糧草牧料——”

要知道匈奴是逐水而居的遊牧部族,他們平素打仗,為什麼能佔盡優勢,因為輜重非常少,極端靈活。在草長鶯飛之時,馬匹就地食草,根本不必攜帶多餘口糧,戰士全靠搶,以戰養戰。

所以匈奴人願意戰,屢屢南下劫掠,因為他們消耗小,而收穫豐。

但這次不一樣。

匈奴為了挽回之前王庭被破,舉族北遷的顏面,此戰早早就開始佈置。

而眼下冬時剛過,地上草木初綻,馬匹還不足以就地取食,所以他們也準備了糧草。

這些糧草,是草原各部湊出來的。

因為馬上就到了夏季牧收的時候,所以各家拿出入冬前積攢的草料餘糧,只等夏收時再重新補回來。

各部籌措的糧草,就在渾邪王部,以及周邊的各部落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