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國之大用,位高權重【求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霍去病矚目國境新圖,不是在看疆域大小,而是在看馬場。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
尤其冷兵器時代,直到火器出現前,延續數千年的馬戰,會將騎兵發揮到極致,千年不衰。
而騎兵的關鍵,騎還在兵之前,可見馬的重要性。
後世有記載,漢最鼎盛的時期,年產良馬五十萬匹。
原因就是在征服西域和東北諸郡以後,建立了多個大型馬場。
從古至今,良馬的飼養地,幾乎是不變的。
在華夏的土地上,首先是西北養馬區,其中包括西域。這一地區生活的部族,歷來以畜牧為生,盛產良馬。
陝、甘地區養馬也有悠久歷史。
河曲馬是地方品種中體格最大的良馬,最大的優點是耐重,持久力也強,疲勞恢復快。
秦穆公為周天子所牧就是河曲馬,秦皇統一六國所用騎兵戰馬,也是河曲馬。漢現在所用軍馬,亦多是河曲馬。
西北名馬還包括舉世皆知的大宛馬。
大宛是西域的一個國家,大宛馬則是最出名的馬種,也是人們常說的汗血馬。
其體形漂亮、神駿無匹,服從性強,速度如飛、且適於長途行軍。
今安其實就是大宛馬中的異種。
宛馬不僅是戰爭利器,更是古代帝王乘坐的首選,缺點是數量少。
除了以上產區,戰國以後匈奴等民族興起,擁有著更龐大的馬群基礎。
此外還有西南和東北馬區,也就是常說的幽雲十六州,包括鮮卑、烏桓,扶余。
這一區域的馬,力速兼備,輕快靈活,適應性強,抗寒力也好,體質結實,同樣適合成為戰馬。
霍去病先打扶余,烏桓。而漢匈都對西域虎視眈眈,馬是其中的主因之一。
這幾個地方若是落入大漢手中,就是將最優質的馬場,都攬在手裡。
經濟上,打下這幾個地方,也將使漢的國力攀升,可以緩解很多問題。
霍去病思索之時,董仲舒在禁軍親衛的引領下,走了進來:“霍侯。”
“夫子無事不登門,有話直說無妨。”霍去病道。
董仲舒落座,組織了下要說的話:
“這幾日各外族使節齊聚長安,雖有歸順之心,但都要求不打散人口,不想內遷。
今日早上的朝會,群臣談議應對之法,我觀霍侯始終不出一言,可是心中已有成算?”
霍去病笑道:“如何應對這些納降的部族,夫子,李御史,太常都是行家,要來問我?”
董仲舒:“雖有遏制之法,總歸還想要更完善些,聽聽霍侯從兵事方面給出的意見。”
霍去病把自己正在看的疆域圖,推給董仲舒。
董仲舒見圖上有四五處地方被圈起來,看了片刻才找到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