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若出關,這等天氣,地面有些地方落雪及膝,行軍之慢,最少也要五六個時辰,方能接近我扶余王部。”

阿伏於霍然起身:“索性發現的早,還來得及。

烏桓和扶余王部的道路,我等時常通行,勉可辨識,和荒野的路況不同。漢軍若是剛出塞,我們此刻組織兵馬,從烏桓過去,和扶余王部匯合,正可與漢軍接戰,化解扶余之危。”

付託大喜:“阿伏於將領說的沒錯。”

漢軍忽然出兵,形勢對各部來說,是不得不去援助。

鮮卑、扶余等部早不是當年的東胡,若不聯合,絕難是漢軍對手。

扶余一旦兵敗,他們都要跟著陷入被動,失去生存空間。

雖說雪天不利行軍,但總不能寄希望於漢軍真的全部凍死,行軍迷路,所以還是要及時出兵支援。

好在風雪已停,烏桓王部和扶余王部間的道路,他們是走熟了的,不擔心迷途,且比漢軍距離更近。

各部立即匯聚兵馬,鮮卑阿伏於,駱撥音派精騎,北上回去告訴鮮卑之主,請其出兵支援扶余。

烏丸拓博也承諾道:“你們先行,我聚集烏桓各部,隨後去支援。”

這時幫別人就是幫自己,各家空前團結。

一番忙碌,兵馬整備,時間臨近正午。

馬嘶聲中,阿伏於和駱撥音帶來會盟的兩千精銳,連同付託帶來的一千五百扶余部眾,合共三千五百人,加上各家中小部落聯軍,一共近六千兵馬,便準備急奔支援東部的扶余。

而這些部族不知道的是,在烏桓王部數里外,一座矮丘下,此刻卻是有一支漢軍忽然破霧而出。

霍去病駐馬,遙遙眺望烏桓王部。

他身畔是張次公,白南妤。

霍去病只觀察片刻,便對身後三千漢軍道:“以往,必有人曾對你們說過,身為漢軍,使命是護我漢人山河,因為你們身後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和無數我漢人同胞。

既為漢軍,便該保護他們,抵禦一切來犯之敵。

但誰能回答我,我曾告訴你們什麼?”

三千漢軍氣勢如虹,暴叱道:“將軍曾說,我們不用抵禦來犯之敵,因為我等漢軍,將成為所有外族的來犯之敵!

只有我們去侵犯他們的份!”

呼喝聲中,漢軍氣勢飆升:“我等要讓外族在我漢軍的鐵蹄下顫慄,讓外族永記我漢軍之威!”

霍去病風輕雲淡,道:“現在,去擊潰前方草原各族的抵抗。”

鐵蹄轟響,眾軍瞬間衝出。

霍去病身畔,白南妤意外道:“原計劃不是讓童軒將軍從遼西出兵,誘草原各部離營前去支援扶余,疲於行軍,我們順勢出兵,連破敵營嗎?”

張次公大笑:“你這是不懂兵事之言,計劃是這樣沒錯。

但臨陣觀敵,發現他們全是各部聯軍,若遭遇衝擊,必各自為戰,難以有效配合,甚至會自亂陣腳。戰況不利,還會有人先撤。

這種情況下,直接出兵,把他們打穿就是最好的突襲。”

白南妤愕然看向遠處的烏桓王帳。

各部聯軍在六千以上,加上烏桓本身駐守王帳的精銳,合在一起,少說過萬軍。漢軍三千,所以敵弱我強?要一擊解決戰鬥?

白南妤迷茫中看見身畔的漢軍奮勇爭先,策馬狂馳,心裡也跟著湧起一種情緒,血漸熱。

千軍萬馬衝鋒陷陣,讓人身在其中,無畏無懼。

此時,霍去病勢如下山虎,也隨軍衝出,一張巨大的兵家陣圖,以他為核心鋪開,覆蓋整個戰場!

全軍馬踏陣圖,如同在雪面上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