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侯若有人選舉薦,可來我太學授學,傳授兵理,為我大漢選拔兵家將才。”

這是董夫子對文武相合的進一步表態。

霍去病笑了笑,兩人來到皇帝的書房,見到公孫弘,李蔡,太常周平等幾人也在。

還有面色頹然的御史番系。

就在剛才,皇帝傳詔,免了番系的御史之位,由李蔡接任。

在歷史上,李蔡接任御史後,只十餘個月,又從公孫弘手裡正式接過了相印。

而李蔡拜相後空出的御史位置,則由後世大名鼎鼎,連老鼠都審過的法家大佬張湯接任。

這位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都‘兇名卓著’的酷吏,著實是個狠人。

西漢的御史之位將在其手裡,被推行到極致,違反法紀者斬首都是輕的。

其人治獄用法的手段,嚴峻苛刻,又協助皇帝統一貨幣,實行鹽鐵官營,算緡告緡,打擊富商大賈,誅鋤豪強併兼之家。

他上位之後,西漢的氏族大家,將有一場大劫,過半都會被推翻均產。

張湯在御史位上的時候,權柄甚至還要壓過丞相李蔡一頭,可見其能。

法家也將因他而異軍突起。

被罷免的番系其人,能力還是有的,但他更擅長治理地方。

當年他就是因為上書引黃河之水,行灌溉之事增產,才被皇帝看重。

眼下其從御史的位置上下來,仍會回到地方幹老本行,做太守。

霍去病走進書房,掃了眼番系和此刻正擔任廷尉,坐在番系下首,面沉如冰的張湯。

有個說法是,皇帝劉徹麾下,流水的文臣,鐵打的武將。

劉徹做皇帝的五十餘年,單是丞相就換了十多個,其他文臣更不必說,能在一個位置上,坐穩三四年的已不多見。

唯獨武將就那幾個,始終不換,偶爾有下去的,還能復起。

“今日召集諸位,是要談議對東北邊境用兵。”

劉徹直入主題,目光極具壓迫感的掃視群臣:

“衛大將軍和郎中令,都建議擴邊,將烏桓,扶余等地納入我大漢國境,將國境線往北推,形成新的外圍縱深。”

國境北移,擴大漢土,是許多帝王渴求之事。

但實施起來難度很大,原因是大漢現在的疆土,繼續往北,地域開闊,都是平坦的草原。這樣的地勢,想穩守,對國力是個莫大的負擔。

不過眼下大漢武備鼎盛,遞增國境已勢在必行。

“冠軍侯準備什麼時候動兵?”

“冬時!”霍去病淡然道。

眾臣對視,幾乎忍不住要出聲反對。

然而看了眼李蔡和董仲舒,老丞相公孫弘,三人都穩坐,其他人便壓下了疑慮。

“冠軍侯能否說說冬時用兵的原因?需知冬時不利行軍,古來還沒有冬時北征的先例。”周平道。

冬季草原寒冷,不說行軍消耗大,稍有不慎連兵卒、馬匹都可能凍死,不戰自潰。

這是常識,但並不絕對。

後世的唐將李靖,就曾在寒冬的時候,率軍奔襲,力破東突厥。

打仗這種事,是要看天賦的。

有些將領不說在冬季的惡劣環境下用兵,就是春夏時節,一旦進入草原,荒漠這種缺少參照物的地帶,不用襲敵,自己就得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