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連董仲舒也服了【求票】(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是打算換種方式。
憑霍去病百戰百勝的兵鋒戰況,且有皇帝大力支援,想攔也攔不住。
若繼續攔阻,和皇帝,霍去病的關係日益僵化,只會讓事情越來越壞,什麼也做不成。
所以董夫子準備換個套路,商量著來。
所謂打不過就加入,大抵是這麼個意思。
當然,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經過數月觀察,霍去病的不斷獲勝,提高了董仲舒對打仗的信心,讓他改變了初衷。
鐵骨錚錚的董夫子,準備當一回牆頭草,往皇帝和霍去病的方向靠攏。
一個勢力團體中,不能全都是衝鋒陷陣的人,必須要有關鍵時刻能起到提醒,負責剎車的人。
皇帝本身,也喜歡文武協同,能相互制約的大臣群體。
劉徹念頭微轉,道:“夫子若準備重新出仕,朕可以許夫子出任丞相,或御史一職。”
董仲舒:“陛下可任我為太學之首,當代學宮祭酒,老臣心願足以,亦可為陛下出謀劃策。”
太學之首,就相當於漢時的國立大學校長,當代文脈泰斗。
某種意義上,還相當於皇帝背後參謀團的團長,參與國策走向的議論,斧正皇帝的治國方向。
這個位置對董仲舒十分合適,地位超然,和朝中各派系又不會形成直接競爭,利於謀事。
“對於冠軍侯,老臣也是服氣的,十七歲……哦,現在十八了,能戰場爭雄,屢戰屢勝者,縱觀歷史,也唯其一人。
陛下可否先將霍侯召回長安,如今即將入冬,已不易繼續用兵。
霍侯回長安,臣等就諸事一起商議商議?”董仲舒將話題轉回了最初的請求上。
皇帝心忖去病昨日秘奏,他已連續出兵,以奔雷之勢,擊潰烏桓多家部落,擒獲敵首。而那暗中勢力的老巢已找到,在扶余以東,出遼西郡需往東北繼續深入。
想將其徹底拔掉,可順便掃平烏桓諸部,且去病的秘奏裡,還說匈奴也有在這一區域活動的跡象……相關事,確是該召去病回長安一趟,商榷以後,方能全力推動。
十一月下旬,霍去病接到皇帝詔書,遂略作安排,便在親軍護持下,從北關再歸長安。
十一月末的下午,未央宮,書房。
“臣見過陛下。”霍去病躬身施禮。
“不用多禮了,坐。”
皇帝上下打量,神色欣喜:“董夫子等人還沒來,正好有件事朕要與你單獨說,你隨朕來。”
霍去病略驚訝,什麼事還要去專門的地方才能說?
當下跟著皇帝起身。
劉徹揮手間斗轉星移。
兩人來到未央宮深處,一座獨立的殿宇外。
這處殿宇,門庭被濃郁的紫氣籠罩,高達三丈的巨門,宛若兩塊紫玉雕琢,輝煌華麗。
而在紫玉巨門上,祭刻著符號無數。
霍去病掃了眼周邊,這是宮內又一個完全密封的隱秘院落。
他出入宮廷多年,還是頭一回知道未央宮有這麼處地方。
皇帝親自上前,單手推在大門上。
那門上有朱紫陣紋,在劉徹手上交匯,最終在厚重的聲響中,往兩側開啟。
驟然間,未央宮的國運紫氣濃重,輝耀蒼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