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下從軍,繡衣問世【求票】(第4/4頁)
章節報錯
而後策騎來到未央宮。
稍早些時候,就接到皇帝遣人過來通知,讓他來宮裡。
書房,多年不出密偵內部木樓的茹泊虎居然也在,還有董仲舒,公孫弘和李蔡。
密偵掌令副史曹狡,宋然兩人垂首忝陪末座。
霍去病昂然走進來,給皇帝見禮,又和茹泊虎點頭致意。
劉徹道:“去病你昨日提議,擴國境,平四夷之事,是朕登基時就有過的願景,有些事現在就可以先安排起來。”
“朕與密偵令說此事,準備先加大對我大漢周邊四夷的探查。”
大戰未起,訊息先行,這是必然的手段。
劉徹說出平四夷之語,董仲舒等人毫無異色,顯然在霍去病來之前,他們已有過討論。
“密偵從建立之初,發展到現在,朕準備對其進行些調整,對內行督查之事,對外作為偵查體系,與軍政結合,探查敵方動向,為徵四夷做準備。”
霍去病心想先有七國之亂,後有淮南不穩,加上暗中的那股力量還未肅清,陛下明顯對這天下各方的變化,各地諸侯,宗室,朝臣都起了加大督查力度的心思。
且密偵內部出了問題,迎來一次大調整是肯定的。
茹泊虎足不出木樓,才讓下邊的人有了瞞騙他的機會。正因為意識到這一點,他才出了木樓。
“密偵的名字,朕也準備換一換。
密偵的名字當初是先帝所定,與現時的職務已不相符。”
劉徹一直自詡是個文彩飛揚的皇帝,酷愛定名,多少有些文青。
霍去病念頭微動。
他記得武帝在歷史上的冠軍侯掛了之後,開始逐漸多疑,總覺得有刁民躲在暗處。
所以他成立了一支最早期的‘秘密警察’隊伍。
某種意義上,後來的唐宋,包括明朝錦衣衛,東西兩廠,都是類似的影子組織。
武帝時期有一個叫繡衣使者的機構,集監督百官,執法,諜報為一體。
這些人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問題可代天子行事。
對於這支特殊力量,武帝給他們冠名曰“繡衣使者”,也稱“繡衣御史”、“直指繡衣使”等,有時也簡稱“直指”。
繡衣使者作為中央的“使臣”,奉詔督察各地,和紀檢似的,一度非常活躍,威振州郡。
許多史實表明,繡衣使者最早出現於元鼎二年,距今本來還有七八年時間。
當時,“會五銖錢白金起,民為奸,京師尤甚……奸益不勝,直指始出矣”,所謂的“直指始出”就是“繡衣使者”誕生的標誌。
作為御史體系的一支,“繡衣使者”官位不高。
但這些人是專門挑選的,直接聽命於皇帝,很能震懾大小官員。
霍去病念頭起落間,果然聽到皇帝說:“密偵以後就叫繡衣使者。密偵併入繡衣麾下,成為其中的一支。
繡衣使掌令仍由茹泊虎你來執掌,莫要叫朕再失望。”
茹泊虎瘦長的臉上滿是肅然,垂首領旨。
霍去病心忖攻破匈奴中軍王庭,並建議掃平四夷,歷史偏移的第一個大的蝴蝶效應,是讓繡衣使至少提前了七八年出現?
繡衣使監督百官,徹查內外,又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皇帝話落,看向董仲舒,示意他說話。
董仲舒當即輕咳一聲,先掃了霍去病一眼,笑了笑。
Ps:求個票,謝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