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今日的朝會,北關之戰才是核心,文臣的各類朝議,都被壓了下去。

朝會後,劉徹招霍去病,衛青,代相李蔡到書房議事。

“昨晚之戰,冠軍侯排兵佈陣,盡殲來敵,朕心甚慰。”書房裡,劉徹落座後說道。

李蔡在朝會上初聞戰果,就覺得其中必有隱情。

張次公是勇將,卻沒有設計誘匈奴人入城,自陷絕境的本事。

李蔡看了眼霍去病,心念起伏,想到的卻是自家兄長在兵事上……亦遠不及此子驚才!

“石建之父石勇身死,他心傷其父之死,已不適合再掌長安衛軍。

去病你近來屢立功勳,朕準備即日下詔,命你接任郎中令一職。”

“臣不敢居此高位,陛下不妨擇李廣將軍任職,其在軍中多年,足可服眾。”

歷史上的郎中令石建以後,下一任郎中令正是李廣。

再下一任是李廣的兒子李敢。

眼下因為霍去病的表現和暗中執筆者的推波助瀾,長安暗流湧動,在這件事情上顯然發生了蝴蝶效應,把郎中令的位置從李廣手裡吹跑了。

霍去病不想當郎中令,有他的考慮。

郎中令需坐鎮長安,守護皇帝。

當了郎中令,就不能像以往般隨意帶兵奔襲,操訓軍伍,需每天坐鎮朝堂。

這是其一,還有一個隱患是他如果成為郎中令,而舅父衛青是大將軍。

大漢對外的軍權,內裡護持長安的重任,就將被他們甥舅兩個所接管。

命李廣任郎中令,可以平衡軍中力量。長久來說,對衛青,對霍去病反而更好。

所以霍去病想推拒,是真心之言。

劉徹道:“郎中令一職事關長安內外,宗室安危,伱且先掌一段時間。”

言下之意是當前有執筆者在暗中,敵暗我明,其他人皇帝不放心。

霍去病心想那就只能等揪出執筆者,再請辭了。

“朕會任命李敢為你副職,若遇戰事,李敢留在長安,你仍可出征。”

等霍去病離開書房,已近晌午。

他回到長安衛軍的指揮大殿,開始處理一天的事務。

下午的時候,窗外忽然飛來一柄竹製的小劍,道力流轉。

這其實是一枚竹簡,只是祭刻了術法咒文,被人隔空推送過來。

霍去病眨眨眼睛,伸手接過。

公主劉清,最近喜歡上了飛簡傳書,時常用推送簡書的方式,來交流一些事情。

霍去病將飛來的竹簡接在手裡,看向其上書寫的內容。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