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聽得好笑:“聽起來,你倒象是要仗著我的勢橫行了?只是我家相公僅是區區四品武官,可不敢得罪了你家的老誥命。”

文慧翹了翹嘴角:“你也別太小看了自己的男人。他是四品不假,但剛剛平息的這一場亂,明眼人誰看不出他是立了大功的?你也別替他遮掩了,這一回鬧的不僅僅是鄭王吧?以前的康王府恐怕也摻了一腳,不然過年前知府又何必為了個小賊便封了幾日城門?可是在圍剿逆匪?”

文怡忍不住為她驚歎:“單憑外頭的一點風言風語便能推斷出真相,六姐姐真是聰明人!康王府是出了點亂,有幾個野心勃勃的王府舊僕跟鄭王勾結意圖謀反,不過官府已經捉住了他們,其他康王府的人也幫了點忙。如今康城險情盡去了,我家相公在當中是有些功勞,但也少不了別人的助力。”

文慧笑道:“你瞞了我這些日,總算肯對我說實話了。這種功勞雖不能由一人獨領,卻可以看出各人的聖眷來。鄭王想金鑾殿上的那把椅,誰都知道,只是這些年一直沒鬧出事來,各人也就裝作沒看到罷了,但太殿下卻是一直提防著他的。說實話,大皇早夭,又是宮人所生,不值一題,鄭王卻是太殿下唯一還存活的長兄,論出身也不輸給太,只不過因為聖上不待見他外家的人,方才早早命他就藩罷了,可論才學名望,卻也有些根基。就算他不起兵叛亂,單憑這幾點,太殿下就不能容他舒舒服服地做個藩王了。從前我跟鄭麗君混一塊兒的時候,就曾聽她提過,想算計何傢什麼人,要害那人丟了官之類的。宮裡的事是鄭貴妃做主,但這些涉及到朝堂上的事,鄭麗君通常都會事先問過太殿下的意思,由此可見,太對鄭王身邊的人早就有心提防了。康城離青州不過兩日的路,在太代聖上處理朝政的時候,將九妹夫派到這裡做個帶兵的駐將,一定有牽制鄭王的意思。如此重責大任,若說九妹夫不是他的親信,我才不信呢!既有了太的提攜,又立下大功,今後自然是平步青雲。老太太雖然老糊塗了,眼睛倒還能使,哪會看不清這麼簡單的道理?她當然不敢平白得罪了你們夫妻。”

文怡無言地給她倒了杯茶,特地捧到她面前:“一下說了這麼多話,姐姐不口渴麼?”

文慧眉眼一挑:“正好,我口乾了,多謝妹妹。”說罷將茶接過去一飲而盡。

文怡笑道:“你說的這些話,我都明白,難為你看得這般清楚。不過,我們夫妻憑著太殿下的青眼,即便能庇護你一時,也不是萬能的。我怎麼說也是顧家的女兒,是大伯祖母的晚輩,若你做得太過了,惹得她脾氣上來,非要教訓你,我也不好攔著。我教你一個乖,先前鄭王起兵叛亂,朝廷派大軍來鎮壓時,蔣家舅老爺立了一個大功,過後很可能會有封賞,這對蔣家而言,可是大喜事!若是蔣家舅老爺憑此功升了官,對大伯母來說,不就等於是平添了一大靠山麼?姐姐不妨回去勸一勸大伯母,讓她對兄弟親近些,哪怕是寫封信去慰問一聲也好,蔣家人才受了驚嚇,此時若能多釋善意,他們投桃報李,想必也願意對大伯母多加回護。好好的,有孃家親兄弟不依靠,只靠我一個遠房侄女兒做什麼?”

文慧眼中一亮,直起身體:“你說的是真的?我倒不曾聽說小舅舅立了功勞。”

文慧母女倆畢竟住在內宅,若無人通訊息,哪裡能知道這些事?況且這是幾天前剛發生過的,流言還沒來得及傳到康城。文怡忙將事情始末簡單地說了一遍,文慧頓時鬆了口氣:“這樣就好了,娘其實只是拉不下面。小舅舅是外公唯一的庶,上頭兩位嫡出的舅舅都壯年早逝,蔣家偌大的家業本有八成是外婆從孃家帶過來的,結果反倒落在不相干的小舅舅手裡,娘是忍不下這口氣。但小舅舅這些年也沒吞沒財產的意思,反而一直對兩位大舅舅的妻兒多加照顧。只要娘對他們略親近些,小舅舅自然也願意與她和好。孃家人做了高官,我娘就有了底氣,即便到了老太太跟前,老太太也不敢公然欺負她了。老爺這個侍郎做得不甚穩當,今後若有個萬一,我們家還要靠親戚們拉一把呢!”

文怡微微一笑:“若真有此意,就趕緊寫信送去吧。我請相公幫忙打聽一下蔣家人眼下在何處落腳,大伯母還可以送些東西過去慰問。”

文慧點頭應了,又有些好笑地看著她:“近來我瞧你對我娘有些冷淡,遠不如娘剛來的時候熱絡,心裡就覺得奇怪,還以為是我娘不小心說錯話得罪你了。今日看來,你待我娘還是很好的嘛。”

文怡笑容稍稍一僵:“這是從何說起?姐姐誤會了。”

文慧眉眼彎彎地瞟她一眼:“好好好,就當作是誤會好了。我還有一件事託你,你一定得幫我。”

文怡皺起眉頭:“你又要做什麼?”

文慧笑道:“放心,不是什麼大事。我既打算在康城長住,自然不好一直在你這裡打攪。你之前不是說,另租了一處宅,可以借我住麼?我也不白借你的,租金我自己付,你帶我過去瞧瞧吧?”

文怡這方想起自己先前說的藉口,忙道:“在這裡住又如何?待祖母和兄弟們來了,你在這裡住,還可以跟我祖母做伴,豈不比在外獨居強?況且你好歹也是好人家的千金小姐,哪有不跟親人做伴,自己獨居一宅的道理?”

“囉嗦什麼?”文慧白了她一眼,“你這裡地方小,別以為我沒看見,自打娘與我到此借住,九妹夫與你想要見一面,都得往跨院那邊跑,來來去去的麻煩死了。你說女兒家沒有獨住的道理,我還要說,沒有為了招待親戚,便把主人趕出家門去的道理呢!趁如今你祖母他們還沒到,這屋還住得下人,趕緊先把那邊宅收拾出來,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文怡想了想,有些勉強地說:“你要搬出去也使得,只是不許你獨自住著。這事兒你去跟大伯母說,不論哪一房的姑母、姑祖母,請一位有年紀又有身份的長輩給你做伴。還有,我租的宅離這兒遠了些,還是在左近另租一處吧,咱們就近住著,也可彼此照應。大伯祖母派人來時,我也有底氣跟來人說,是請你來做伴的。”

文慧不耐煩地道:“我如何不明白這些?只是附近的房我都叫人問過了,沒有最近要出租的,你租的那處卻正好空著,你先領我過去瞧一瞧,若是我不喜歡,再議不遲。”

文怡只好應了:“明兒我叫他們打掃好了,再請姐姐去。”

文慧笑著蹦起來,拉過她的手:“還等明兒做什麼?今日天氣好,咱們這就去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