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明敏抓了抓頭髮:“這也是人之常情,我明白,誰叫我就長了張老實人的臉呢?誰看了我都覺得我為人可靠。”
鍾離太太與蔣瑤都露出複雜的神色,文怡有些無語地清了清嗓子:“大家坐下說話吧,這也沒什麼,都不是外人,只不外傳就是了。”
各人重新落座,這一回,羅明敏坐了回來,談話也變成由他主導:“鄭王藩地在青州府中,姚國公府又在那裡經營多年,青州幾乎就等於是他的地盤,錦南緊挨著青州,比青州略強些,州內還有駐軍所。眼下青州對外來之人限制極嚴,行動就有人監視,一有丁點兒異動,寧可殺錯一千,也不肯放過一個,司裡派出去的人,已經有四五個兄弟殉職,再派人去,風險太大。而在錦南,因有駐軍所在,鄭王府還不敢過於放肆,但只要控制了知州衙門,我們的人入城後,還是會引起有心人注意的。我們原本是想著,借用羅家商行的名義,往當地的鋪子派人盤賬,但想要接近官衙裡的人,就沒那麼容易了。若要使水磨工夫慢慢滲入,又擔心夏天一過,秋糧收割,那鄭王府兵強糧足,便要起事,因此在蔣小姐出現前,我們也曾打過幾個知州衙門屬官的主意。”
文怡問:“是不是打算借這些官的家裡人名義,派人喬裝為家僕進衙門探聽訊息?就怕那些官是不知情的,會暴露了你們的身份,更有甚者,萬一他們是站在鄭王府那邊……”就更危險了
羅明敏點了點頭:“這確實是我們再三顧慮之處,因此當我從蔣小姐這裡得到密信時,心裡實在是激動萬分。”
蔣瑤緊了緊手中的帕子:“家父不是執拗性子,但對朝廷是絕對忠心不二的,鄭王若再三相逼,他有可能暫時答應下來,虛與委蛇,伺機行事。只要你們去找他,他一定會盡全力幫忙的只是他並不認得你們的人,要不……我親自走一趟?只說是我想父親了,特地前去探望?”
鍾離太太有些驚喜:“若是這樣,就再好不過了,只是危險了些。”羅明敏卻不贊同:“帶著小姐,趕路時多有不便,何況小姐眼下寄住侍郎府,上有姑母約束,能輕易出門麼?只需派幾個親信家人引領就是了。”
蔣瑤咬了咬唇:“家裡……親信僕人大多隨家父去了任上,剩下來的人……不是我信不過,只怕他們會走露風聲。我也不瞞你們,家父原是庶出,侍郎府的顧夫人卻是嫡女,家父不過是暫管家業,等兩位嫡出伯父的後人長成,這份家業的歸屬就難說了。因此家中僕人,只忠心聽命於我們父女的並不多。”這是家醜,說出來也沒臉,若不是事關重大,她是不會開口的。
羅明敏與鍾離太太齊齊皺眉。若蔣家是這樣的情形,倒真不能靠他家的僕人了。畢竟蔣家的嫡出姑太太,嫁的可是東平王妃孃家的姻親。
文怡提議:“未必一定要派幾個人去,只要有一個可靠又嘴緊的僕人引領,就足夠了。只要讓他見到蔣舅老爺,再遞上蔣姐姐的親筆信,後面的事自然好說。更何況,蔣舅老爺既然傳了那樣的密信出來,家裡派了幾個眼生的僕人過去,難道他心裡就沒數?”
羅明敏撫掌大笑:“這話說得是我看那密信上的文字,就能猜到這位蔣大人必是個聰明絕頂的長者。不過是要瞞著鄭王府在錦南知州衙門裡的眼線罷了,等進了屋子,說起家務事,蔣大人自然就明白了。”
蔣瑤眉頭一鬆:“既如此,還請羅公子早些定好人選。我這裡把跟在家父身邊的幾個親信家人的長相特徵寫下來,你們到時候也好認人。還有我的信,也需得寫成密信才好,免得叫人截下來,走漏風聲,連累了家父。”
羅明敏忙道:“還需有個名目,只是這個時候,端午已經過了,中秋又還未到,七夕……只有蔣大人給你送禮的,倒過來就是笑話了。不知蔣小姐可有什麼主意?”
蔣瑤答說:“家父七月過壽,只當是提前送去賀生禮物就是。”
“做戲要做全套,蔣小姐,這兩三日內你可能備下一份禮物?”
“這有何難?我已經替家父做了一件秋衣,本就打算七月送去的。”
“那再添上幾樣糕點或補藥、衣物料子什麼的,也就行了。我家商行貨物充足,但有所需,蔣小姐儘管開口。”
“既如此,家父素來喜歡古籍印石,若有一二珍本,作為生辰禮物也儘夠了。糕點到了地方再買幾樣就行。若帶得太多,只怕路上累贅。”
“那好,我這就去準備,蔣小姐若是明天再來,就能看到東西了,也好先掌掌眼,別送錯了。”
“我要在這裡住兩日,是姑母親口准許的。”
“那就太好了”羅明敏笑著起身,轉頭對鍾離太太說,“事情成了,後頭還要忙呢,咱們先走吧。”又對蔣瑤笑笑,“我明日再見。”
蔣瑤起身福了一禮:“靜候佳音。”
文怡與鍾離太太面面相覷,有些反應不過來,這一會兒功夫,事情……就商量好了?。.。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