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昔年志向,兒女情長

柳東行一時沉默下來,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方才抬起頭來,眼中閃著灼熱的光芒:“去為什麼不去?”

羅明敏張大了嘴:“你可要想好了,既然這份任命明擺著是有人在暗地裡做了手腳,那麼不管那是太子還是別的什麼人,都不可能會沒有後招的,指不定你去了北疆,就沒辦法平平安安回來了饒是如此,你還是要去麼?”

柳東行輕笑一聲,問:“羅大哥,你還記得麼?我們離開康城學院,趕往太平山尋師時,曾立過什麼誓言?”

羅明敏怔了怔,神情隨即黯淡下來:“記得,那時候……我們說過要一起學兵法,練武藝,然後參軍,立大功只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他那時候年少氣盛,又不知道家裡是做什麼的,眼裡只看見了四叔的威風,也想參軍立功,但如今他已經開始接手父親的差事,執掌家族暗地裡的人手,想要參軍,無異於痴人說夢。他的前程已經定了,柳東行尚有可能循科舉晉身,他卻連個秀才都考不了。

柳東行正色道:“參軍立功,不過是報國的手段,卻不是唯一的途徑。羅大哥如今有了差事,也算是為朝廷辦事了,只要好好為皇上辦事,你一個人能做的,比一個尋常士兵或軍官要多得多。”

羅明敏怎會不知他是在寬慰自己?聽了這話心裡也確實是好受了許多,便笑了笑:“我知道了,不過是年少時的宏願未能得償,有幾分失落罷了,哪裡就沮喪起來?我又不是孩子了。”

柳東行道:“大哥能這麼想,我也就放心了。其實……我們那時候都太年輕了,想法固然是一腔熱血,但真要做了,卻未必是最好的做法。不過我們好歹在師傅跟前學了四年,兵法戰策,都是熟記在心的,若是得不到機會一展所學,便是他**我功成名就,心裡也未免有幾分不足。”

羅明敏有幾分明白了:“這倒也有理,我雖不能去了,但你既然得了這個機會,沒理由就此放棄的。只是,那背後搗鬼的人……”

柳東行淡淡地道:“北疆戰事何等要緊?但凡有個差遲,都會影響戰局。那人便是一心害我,坐在金鑾殿裡的九五至尊也不會容他亂來的。我去了北邊以後,只需事事遵照軍法行事,處處聽從上鋒派遣,那人便是有心搗鬼,又能耐我何?他若是有本事,在那種情形下仍能對我下手,也就不必拐彎抹角地把我派到京南大營去,借外敵之手對付我了。”頓了頓,“實話說,我仍舊不相信,動手的人會是太子殿下,即便把我放進北征名單之中,是他的意思,也未必是為了鄭家小姐出一口氣這麼簡單。”能在諸皇子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帝青睞的皇位繼承人選,太子怎麼可能是如此輕率之人?他要對付自己,根本犯不著用這等手段,直接讓自己在武舉中落第,對自己便已是一大打擊了。更何況,柳東行對自己的手段還是有些信心的,加上羅明敏事後也做了掩飾功夫,若這樣還能叫太子看出破綻,通政司的人早就被冠以無能之名,通通撤職了

羅明敏點了點頭:“這倒也是,雖說任命是在東宮改的,但未必就是太子的意思。東宮上下人多著呢,再加上還有時常來往的宗室子弟、王公貴戚……我聽說太子妃在宮中地位穩固,太子殿下對她也頗為尊重,反倒是鄭家小姐,自從嫁進東平王府後,便只進宮過一次,晉見了太后娘娘與皇后娘娘而已,她原本還要去東宮拜見太子妃的,卻是太子殿下親自發話,說太子妃身子不適,免了晉見。再聯絡到如今鄭太尉意欲領兵出征,太子在御前卻沒為他說一句話……太子對鄭家,大概沒以前那麼看重了。”

柳東行挑了挑眉,知道這必定是通政司私下流傳的小道訊息,想來通政司奉皇命對東平王世子下了手,沒想到卻意外造就了一樁姻緣,私下也是有幾分擔心的吧?平日裡試探一下太子的口風,也是常理。他道:“這是太子跟自家親戚的事,咱們也不必多加理會,只是宮裡的人手,行事需得小心些,那可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呢,別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才好。”

羅明敏笑道:“這個你就放心吧,既是小道訊息,那當然不是明面上能知道的。若不是你,我也不會洩露口風。連我爹都不知道呢”

柳東行這才放心地點了點頭,接著,又露出了幾分猶疑之色:“羅大哥,你會不會覺得……我這幾年有些變了?”

羅明敏不解:“為什麼會這麼想?你哪裡變了?”

柳東行有些不好意思:“我覺得自己……好象變得軟弱了……若是換了從前,咱們剛從師傅那裡出來的時候,本來是打算直接去參軍的,若不是家裡催得緊,也不會耽擱了。那時我若是知道自己有機會出徵,哪裡會想這麼多有的沒的,立時就上戰場開打了可如今……我不但去考了武舉,而不是直接參入軍中,接了朝廷的任命,還……”

他話未說完,羅明敏已經笑出聲來了:“我還以為你會說啥呢,原來是這個。”他擠了擠眼睛,“我明白,我明白。溫柔鄉,英雄冢嘛,你心裡有了牽掛,多為心上人想著些,也是人之常情——這有什麼呢?不算什麼”

柳東行被他說得有幾分臉紅,清了清嗓子,扭開了頭,直到他笑完了,方才轉回來,訕訕地道:“我跟你說正經事呢,你卻只懂得打趣我……”

羅明敏又撲哧一聲笑了,見他要惱,忙道:“好了好了,我不笑就是了”說完果然收了笑容,正色道:“其實這也不是壞事,從前咱們只是一時衝動,說是要參軍,但其實我們如果真的去了,從小兵做起,不但危險,也不知道幾時才能熬出頭,還要叫家人親朋擔心。況且以你我的脾性,到了軍中做小兵,也不知道能忍多久呢倒不如象現在這樣,你考了武舉,直接就是從五品的武官,只要在北疆立下戰功,將來的前程自然是不用愁的,勝似從小兵熬起。”

柳東行慢慢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其實……我確實是為了文怡,方才歇了參軍立功的心思……平陽民亂之後,我在傅將軍身邊待過一陣子,長了不少見識,當時他就曾建議我投身北疆,尋機立功。即便是在太平年月,每年北疆都會跟蠻族戰上幾場的,只要立了功,日後要在軍中晉身,便容易多了。傅將軍本是一片好意,我卻……婉拒了,改考武舉。當時傅將軍雖不說什麼,心裡說不定也有幾分失望……男兒在世,本該保家衛國,又怎能為惜命而退縮呢?當時我告訴自己,那是因為武舉出身更有機會爬到高位,讓二叔不能再壓制我,但我心裡清楚,那只是其中一個理由,我只是……只是擔心自己去了邊疆,婚事就會生變,我……我擔心二叔會趁我不在時自作主張,更不能忍受文怡被許給別人……”

羅明敏怔了怔,嘆了口氣,道:“我明白了,你這話藏在心裡,應該有很久了吧?怎麼不跟我說呢?”

柳東行扯了扯嘴角:“說出來做什麼?叫你笑話我兒女情長麼?”

羅明敏皺了皺眉,忽然起身拍了他的頭一下,嚇了他一跳:“羅大哥?”羅明敏惡狠狠地道:“哥什麼哥?你這副樣子真叫人看不慣既然你自己都說了,男兒在世,理當保家衛國,你連家都保不住,談何衛國?那時候你又不知道北疆會有戰事,先想著自家的私事,又有什麼要緊?難不成少了你,北疆就守不住了麼?現如今邊疆告急,朝廷要派你去打仗,你也沒有退縮呀?在這裡嘰嘰歪歪的,煩不煩?你再囉嗦,我才要笑話你兒女情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