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心下一驚,醒過神來,若無其事地在他對面坐下,微笑道:“表哥在說什麼呢?又拿我取笑了”

朱景坤仍舊掛著吟吟笑意:“你當我不知道麼?好歹是從小兒一塊長大的,你的心事我看得分明,只是……不好違了長輩們的意思,你我的婚事,可沒那麼簡單。”

鄭麗君默然。她何嘗不知?這是姑媽與父親之間,或者說是皇帝與父親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父親身為太尉,執掌京城兵力,助皇帝穩定大局,多年來勞苦功高,也結了不少仇人,吃了許多苦頭。作為回報,鄭家女為國母,所生皇嗣為日後的皇位繼承人,這原是皇帝與鄭家之間的默契。

只是……東陽侯府與滬國公府互為姻親,杜淵如若能成為太子妃,便等於太子有了滬國公府的支援,她父親這個太尉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

鄭麗君心中十分不甘,為了這個雙方預設的約定,她從小就知道自己會成為朱景坤的妻子,為了他能成為皇儲,她為此不知犧牲放棄了多少東西,甚至連愛慕的人也……

她再度看向朱景誠與文慧的背影,不由得心生苦澀,雖然早就知道他會另娶妻子,但事到臨頭,看著好友文慧與他這般親近,而且看起來他甚至還對文慧懷有情意,她心裡便……

朱景坤輕笑:“怎麼?不甘心?這有什麼?顧文慧是個不錯的人選,她家世容貌皆佳,但又不能給東平王府帶去太大助力,比杜家小姐更適合景誠。”

鄭麗君勉強笑了笑:“可能麼?我瞧景誠哥哥還是更看中杜淵如,他對文慧只是逢場作戲罷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壞習慣。”

朱景坤微微一笑。他當然知道,光是看堂弟方才時不時掃過來的目光,他就知道了,但那又如何?杜淵如……註定會成為他的太子妃

想到這裡,他又試著安撫表妹:“父皇的意思你已經聽說了吧?別擔心,父皇也是看中了東陽侯的名望罷了。杜家小姐為太子妃,有利於我獲得士林的支援。你雖然屈居良娣之位,但將來的皇位一定會交給你所生的子嗣。你看我母妃,雖不是正宮皇后,但在宮中也無人敢小瞧了她,連皇后也要禮敬她三分,是不是?”

鄭麗君抿了抿嘴:“等冊封皇儲的聖旨一下,何愁朝中清流不支援你?如今的皇子當中,你無論年歲、才幹、資歷,均是第一,只要再辦幾件實事,積累人望就好,何必非要娶杜淵如?”她眼圈紅了紅,看向朱景坤:“你不是不喜歡她的性情麼?讓我為妾……你不怕我父親生你的氣?從小兒……他最疼的就是你連我都要靠一邊……”

朱景坤笑道:“本來我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我這樣的身份,妻妾是必不可少的,但還是想著能省些心,有你在內院坐鎮,我在外頭做事也安心許多。但如今形勢有變,宮中有傳聞,說皇后意欲將宮人所出的九皇弟正式養在名下,父皇並未表態,但瞧著似乎不反對。此事一旦成真,九皇弟便一躍成為正宮養子,頂得上半個嫡子了,身份尊貴,尤在我之上。朝中清流難免要拿嫡庶之分來說事。好麗君,好妹妹,你總不會看著我被人欺負吧?那對你也沒什麼好處”

鄭麗君聞言跺腳道:“真真麻煩”她左右掃視一圈,壓低聲音罵道:“若姑媽是皇后,哪裡有這些煩心事?”

“皇后與父皇少年夫妻,又生有皇姐,平日並無過失,平白無故的怎能廢了她?”朱景坤笑道,“她身體康健,飲食也小心,對宮人又管得嚴,在皇祖母與父皇跟前一向禮數周到,姚家家風又穩健,並無不肖子弟在京中生事。況且她對母妃與我一向還算客氣,就讓她在正宮寶座上待著吧,省得節外生枝。”他稍稍斂了笑容,深深地看了鄭麗君一眼,“你能明白吧?有時候,地位與權勢是兩回事。魚與熊掌,只能擇其一……”

鄭麗君心下一寒,默了一默,才努力在嘴邊彎出一個微笑,柔順地回答:“是,表哥,我知道了。”指甲在袖下深深地掐進了手心。

文怡隨同蔣瑤文嫻等人前去結識各家閨秀千金,過程不能算十分順利。當中有與蔣瑤相熟的,一聽說她們姐妹三人的家世身份,原本還帶了幾分真心的笑容便僵硬了許多。文怡猜想,她們大概就是蔣瑤所說的,與文慧不大和睦的小姐們了。暗暗在心中清點一番,她便忍不住嘆氣:文慧在京中真的交遊廣闊麼?怎麼與她不睦的,大多是六部尚書、侍郎、內閣學士等四品到二品官家的小姐呢?這原該是大伯父一家平日交際最多的人家才對。

倒是有幾個與蔣瑤交情只是平平的,對她們還客氣些,但看得出來,她們對蔣瑤也只是面上情,自然對她們也不大親近。文怡自己覺得無趣,文嫻文娟更是不好受,若不是四人在一處,還能說說笑笑解悶,時間就更難過了。

好不容易,滬國公府阮家的兩位小姐到了。阮二小姐是顧家姐妹與蔣瑤新認得的朋友,因此四人都歡歡喜喜地迎了上去。

不過阮二小姐顯然也有自己的朋友,而且交情比她們更深,只跟她們寒暄了幾句,便與老朋友們打招呼去了。文怡隱隱感覺到,在阮孟萱的親切笑容背後,藏著幾分冷淡與不耐,果然真相如蔣瑤所言麼?

她看向蔣瑤,後者朝她笑了笑,面上沒有一絲意外之色,便去安慰失望的文嫻文娟姐妹了。

等到與蔣瑤交好的那位林玫兒小姐抵達之後,情況總算有了改善。林玫兒性情嚴謹,端莊中又不失隨和,除了比較注重禮儀與身份之別外,對她們還算親切。顧家姐妹總算不再覺得憋屈了。

接著,路王妃與小郡君朱暖也回來了。朱暖很快就參與到朋友的談話中來。她倒是個活潑的性子,聽蔣瑤說文怡也幫忙為王府與羅家牽線了,便笑著拉起文怡的手,道:“多虧你和小瑤啦,我替母親解決了一大難題,大大漲了母親的臉面母親賞了我好些好東西呢,祖母也讓我陪她進宮請安這都是託了你們的福”

文娟好奇地問:“是什麼事呀?先前並不曾聽兩位姐姐說起。”

蔣瑤正要告訴她,先前引路的那侍女卻過來稟報:“王妃有令,茶會要開始了,請郡君與各位小姐移駕香雪海。”

(猜猜茶會上最出風頭的會是誰?求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