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東行雙眼閃過一道厲光。

羅家的船隊因是送貢品進京,一路暢通無阻,無人敢尋他們麻煩,是以羅顧兩家的人,只用了兩天時間,便到達了京郊淮江邊的碼頭。

船一到岸,羅四太太便命人往京城報信。羅家在京中有一處宅院,供歸海本家族人在京中逗留期間居住,京城的羅家分支則另有住所。羅四太太上京之前,歸海本家已經捎信入京,命宅子裡的管家僕人清掃房屋,眼下羅四太太到了,正要通知他們來迎接。

顧家這頭,蔣氏也在第一時間派出家人回侍郎府報信了。不知是不是快要到家的關係,她這兩天一直消沉的情緒終於有了好轉,似乎重新振作起來了,甚至振作得有些過分,幾乎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抖擻,不停地指揮著丫頭婆子們搬動行李。

於老夫人安坐在房中,聽著丫環們的回報,冷冷一笑,什麼話都沒說,一心閉目養神。

沒過多久,羅家人就到了。他們有人守在碼頭附近,因此來得特別快。

那羅家管事四十來歲,穿著乾淨的布袍,一瞧便是能幹穩重之人,到得羅四太太跟前,先行了一禮,還未及問好,便滿面笑容地磕了頭:“小的許春山,給四太太、七小姐、八小姐請安,恭喜四太太、七小姐、八小姐了,昨兒兵部才下的文書,我們家四老爺升了正五品淮西守備,總掌淮西兵事,聖旨已經發往淮西去了”

羅四太太先是一愣,繼而驚問:“怎會是淮西守備?小阮將軍呢?”

許春山仍舊笑稟:“原北望城守將查老將軍告老,小阮將軍升了正二品龍虎將軍,加授北望總兵,改駐北望城。我們四老爺就是小阮將軍薦上去的。滬國公府四日前到了京中,昨兒一得了訊息,便送了帖子過來,說過幾日要在公府宴客,請四太太千萬要帶著小姐們過去呢”

羅四太太這才露出喜色:“這真是一件喜事,我們必去的。”

文怡在旁聽著,雖不大清楚這將軍總兵什麼的,有何特別之處,但羅四老爺升職,確實是件喜事,忙向羅四太太道喜。

羅四太太拉著她的手,笑道:“同喜同喜。你如今是我乾女兒了,我們家的喜事,不也是你的喜事麼?只可惜這麼一來,咱們認親的酒席就得往後推了……”

於老夫人這時從屋裡走出來,笑道:“不如一起辦了吧?豈不是雙喜臨門,喜上加喜?”

文怡詫異。記得前不久,大伯祖母對自己認羅四太太為乾孃一事,還是無可無不可的,怎的忽然熱絡起來?她心下一動,看了羅四太太一眼:莫非是因為羅四老爺高升之故?這麼說來……淮西位處邊城,離邊界處的北望城最近,守備便是那裡品級最高的武官,雖說只有五品,卻著實要緊,非皇帝親信不可擔任。羅四老爺既然得了這個職位……這麼說,他的前程相當看好了?只是不知新君上位後會如何……

文怡正沉思間,羅四太太似乎對於老夫人的提議很是心動:“只是我如今到了京城,諸事都不熟悉,且我們老爺也囑咐過我,進京後行事不可過於張揚。我本來並沒打算擺酒席的……”

於老夫人嘆道:“你終究是年輕,雖在南邊也經歷過一些事,卻沒在京城待過,不知道這裡的規矩。你們老爺既是在邊疆為將,你在京城要做的,可不僅僅是替他打理家務、管教兒女而已,官場上的迎來送往,你也要多用點心。不說替你們老爺分憂,好歹也幫他結些善緣才好。這次高升,原是極好的機會,你把你們老爺素日交好的大人們和他們的家眷請來吃一日酒,算是謝過他們對你們老爺的照顧。再有……方才這位管事不是說,滬國公府的人請你去吃酒麼?那你也該還他一席才是。你若覺得為難,只管來問我,我雖然多年不理這些庶務了,年輕時也見識過,替你出出主意還是沒問題的。”

文怡抬起頭來,看向於老夫人。她不相信,對方會因為羅四老爺升了半品,便忽然對羅四太太親近起來,莫非這滬國公府才是對方的目的?

羅四太太卻彷彿什麼都沒察覺似的,仍舊用感激的語氣對於老夫人說:“這怎麼好意思?太勞煩您老人家了您一路辛苦,身子又不大爽利,我做晚輩的,怎好再讓您操心?”

蔣氏正擔心婆婆會趁此機會與羅四太太加深交情,並敲定女兒的婚事呢,忙附和道:“是啊是啊,婆婆,您不是總說身上不好麼?既然到了家,還是好生休息幾日吧羅家自有管事,最是能幹不過了,一路上咱們的起居飲食都是他們幫著打點的,您老人家昨兒不是還誇過羅家管事能幹麼?這宴席之事,想必也不在他們話下。”

於老夫人抿了抿唇,嘴角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們是怕我累著了,但我精神好著呢,難不成都當我是好人了,動不得了麼?”說著冷冷地瞥了媳婦一眼,看得蔣氏膽戰心驚,連邊上的文嫻、文慧、文安與文娟都聽出了幾分異樣。文怡看了看於老夫人,再看看蔣氏,回頭望向羅四太太,忽然覺得有些好笑。

碼頭的方向傳來一陣騷動,顧家的下人在甲板上嚷道:“六小姐,鄭家小姐來了”

文慧一個激靈,衝了出去:“你說誰?”

尋梅跑了過來,臉上不掩興奮:“小姐,是鄭小姐她得了訊息,特地過來迎接您呢”

“真的?”文慧別提有多興奮了,只來得及回頭跟祖母與母親說一聲“麗君來了,我去見她”便蹬蹬蹬跑上了甲板。蔣氏急急叫人:“快叫人圍幛子”許春山在旁穩穩地道:“小的上船時已經吩咐人圍幛子了,顧大太太不必擔心。”眾人這才鬆了口氣。

文怡隨著眾人走上甲板,預備下船,便看到文慧站在碼頭上,與一個身著華服的明豔少女手拉手說話,臉上的笑意就沒停過。靠近她們所坐的幾條船的碼頭一角,已經圍上了六尺高的藍布幛子。一輛華麗的大馬車斜斜停靠在入口處,簷下的珠玉瓔珞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文怡如遭雷擊。這馬車的外型,車簾的用料,簷下的珠玉,甚至是拉車的馬的毛色,都跟她記憶中的形象重合了。

這分明就是……前世她在大街上遇見文慧的車駕時,後者所坐的那輛大馬車

(居然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