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人盤算(第2/2頁)
章節報錯
東平府的事……到底“不太平”到什麼程度?會不會影響到長房女眷前往東平王府拜訪的計劃呢?或許,她可以在船到岸後,想辦法打聽打聽,然後從中設法說服於老夫人與蔣氏改變主意?至於文慧,終究還是要聽從長輩指示的,不足為慮
但是……她手下能用的人不多,丫頭媳婦子都不好派出去打聽事情,她又不希望趙嬤嬤勞累。東平府,是一個陌生的地方。
文怡猶豫再三,終於還是決定向羅四太太求助。她是羅明敏的嬸孃,又一向親近,想必是可信的。
羅四太太果然知道這件事,她還對文怡微笑道:“不妨事,我們出發前,已經派人捎信過來,給羅家在東平府的商行掌櫃,命他們安排換船與食宿之事了。明敏也提醒過我,說東平王府這兩年在藩地內提高了稅款,民怨有些大,鬧過幾回了,甚至有人告到了京裡,只是因為東平王身份不同,方才壓了下來,但王府也被聖上教訓了一番。我們羅家是慣在港口做營生的,自然知道,向來碼頭這樣的地方,貧民百姓最多,又都是有力氣的,最容易生事。王府所為,實在是有些不妥當。如今你們家的人要在那裡僱船,能不能順利成事,還是兩說呢。我們羅家人手充足,又都是可靠的,倒比外頭僱的強些。等你家長輩知道了實情,想必也會有所決斷。若是仍舊與我同行,我們也不必在那裡過夜,換了船就走,不會礙多少時間。”頓了頓,“王府……乃是天家血脈,高不可攀,我不過是區區一介五品武官之妻,怎敢奢想能得瞻玉顏?若顧老太太與顧大太太真要上門請安,我也不敢隨行,到時候,不知你可願意留下來陪我?”
文怡心下一喜,笑著點頭:“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羅四太太也笑了。
她們二人達成了共識,卻不知道在船艙的另一處,蔣氏也在請求於老夫人改主意:“羅家這門親事,您老人家還是再考慮考慮吧?既然羅四太太要收九丫頭做乾女兒,將來若羅明敏成了她的嗣子,六丫頭嫁過去,到底是嫂子還是姐妹,豈不是說不清了麼?叫人知道了,也是笑話”
於老夫人暗暗後悔,不該那麼早就把心中的打算告訴長媳,但若不跟她說,又怕她不知約束女兒,讓文慧無意中得罪了羅四太太,對日後結親不利。她便對蔣氏道:“你說的都是什麼傻話?羅家有什麼不好?日子富足,又是皇商,雖然算不上什麼有權有勢的人家,但也從未敗落過羅明敏品行端正,性情又豁達,年紀與六丫頭也相配你總是盤算著要從別房裡挑一個嫁過去,怎麼也不為自己的女兒想想,這麼好的女婿,偏要便宜了別人”
蔣氏眼圈一紅,含淚道:“我們慧兒……這樣的容貌,這樣的才情,這樣的身份……從小兒就沒受過委屈先前把她丟在庵裡幾個月,媳婦兒已經心疼得不行了。那羅家後生再好,終究是個白身,過繼之說,也未有定論,便是真過繼了,也不過是個低品武官之子,怎能及得上京裡那些名門子弟?媳婦兒實在是不忍心……”
於老夫人氣得直瞪眼:“糊塗六丫頭再好,出了那件事,也不好再許給名門望族了越是有權勢有名望的人家,越不能許那件事除了咱們顧家,又不是沒別人知道,萬一六丫頭許了人後,別人把事情說出來,即便她仍舊是清白之身,名聲也壞了別人家豈有不退親的?到時候六丫頭就真真毀了若是過了門後再出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六丫頭連命都未必能保住到時候她婆家報一個急病而亡,咱們這些孃家人難道還能跟他們鬧不成?”
蔣氏聽得直掉眼淚:“婆婆……咱們尋一個老實可靠些的人家罷……哪怕是低嫁……總要是個有功名的人才好……慧兒從小心高氣傲,多少好人家子弟她都看不上,若到頭來只能嫁給一個白身,叫她如何能忍?”
“不能忍也要忍誰叫她做錯了事”於老夫人冷哼,“別以為我不知道她的打算有了這種念頭,再好的女孩兒都不能留了她若不是我的親孫女兒,又是從小疼愛的,我何必替她操心?孩子們不懂事,不知道什麼才是對她們好的,你做母親的,就該有所決斷才是你若瞧不上羅明敏是個白身,便叫羅家人給他捐個功名好了”
蔣氏嚶嚶哭著,看著婆母的神情,便知道她是不可能改變主意的了,只好緩緩收了淚,想著能不能有兩全其美的法子。
於老夫人見她眼神不定,便知道她在打什麼主意,暗暗嘆了口氣,放緩了語氣勸她:“別犯糊塗,羅家不錯了,到底是皇商,你想想他家那別院的排場,京中一些公侯人家還比不上呢況且歸海城風氣開明,女孩兒獨自上街走動,也沒人說閒話。六丫頭說來不過是被賊人擄去摔了兩下,又不曾真吃虧,在歸海這樣的地方,便是叫人知道了,也沒什麼要緊的。若換了別處,光是別人的口沫子,都要淹死她了你是她母親,理當知道什麼才是對女兒好才是”
蔣氏聽得眼圈又紅了。婆母的話似乎挺有道理,女兒好象也挺喜歡歸海城的,只是……羅明敏的身份實在太低了些,再說,羅四老爺也只是五品。一定要把她的寶貝女兒嫁到羅家去麼?她實在拿不定主意,為難了半日,最後決定,等回京後問過丈夫的意思再說。
顧羅兩家到東平府後便要分道而行的風聲很快便傳遍了整條船,此事先前並無徵兆,但聽起來似乎又很有道理,眾人私下議論紛紛。文怡只在暗中通告趙嬤嬤等人,讓她們稍安勿躁,然後佯作不知,每日照舊行事。
文嫻只要聽從長輩吩咐就好,並無二話,文娟倒是嘀咕了好幾回,又聽說此事是文慧一力主張的,便尋藉口與她吵了幾次,倒是文安,居然從艙房裡出來了,每日在臉上蒙著半塊布,陪著於老夫人與蔣氏說說閒話,見了文慧,卻有些冷淡,常常用審視的目光看她,還時不時嘲諷兩句,弄得文慧莫明其妙。
羅家的大船,就在這樣古怪的氣氛中,到達了東平府碼頭。羅家商行的人一得訊息,便早早趕到碼頭相候了。顧家也派人去找駐守東平的家人,問及僱船的事。
但那個家人來到於老夫人與蔣氏面前,卻滿面為難地道:“回老太太、大太太的話,船……被人扣了”
眾人都不由得大吃一驚。文怡心中一動,轉向羅四太太,兩人心領神會地交換了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