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怡恭敬地道:“祖母去年才過了六十大壽,身體還算硬朗,只是偶爾有些小毛病。”

羅四太太點點頭,又柔聲道:“你舅舅家我也認得的,從前我們老爺還在在平西駐軍所時,常常到平陰去,我也跟那裡的官眷來往過。你舅母孃家姓秦是不是?我記得她是個極和氣的人。你那位大表哥,也是個有名的才子呢,他那妹子的性情也是極討人喜歡的,任誰在外頭提起,都讚不絕口呢不知如今可都嫁娶了?”

文怡忙回答:“大表哥在九月剛娶了親,娶的就是舅母孃家秦家的小姐。大表姐也已經開始說親了。”

羅四太太聞言嘆息:“可惜了,我本來還想做個媒呢。”抬頭再看文怡:“你常常去你舅舅家玩麼?平日都喜歡做些什麼?”

文怡正想回答,忽然想起柳東行的囑咐,便臨時改了口:“家裡離平陰有些遠,因此只是逢年過節或是有人過壽時去拜訪,不過因為舅舅送了小女一處田產,就在平陰縣城外不遠的西山村,正挨著舅舅家的溫泉別院,因此見面的機會並不少。小女平日在家,除了陪伴祖母,便是跟著閨學裡的老師學點功課,再來,也就是閒暇時幫祖母抄些**,或是到廟裡施捨些銀米,為先父母祈福。”

羅四太太眼中一亮:“西山村?我記得,明敏先前好像在信裡提過……”頓了頓,笑道,“你喜歡抄佛經麼?年輕的女孩兒喜歡這個,倒是少見。”

文怡低頭道:“小女也不懂什麼,只是覺得抄經時心裡會變得平靜,且又能練字。祖母年紀大了,不愛動彈,也不喜歡身邊太過吵鬧,小女在她跟前抄經,也可多陪陪她老人家。”

這時文慧插嘴道:“九妹妹,你這個嗜好可真古怪咱們這樣人家的女孩兒,太喜歡拜佛唸經,也是件奇事。況且抄經有什麼趣?坐得久了,身體都要僵掉呢你還是多到外頭走動走動的好”

文怡頓了頓,擠出一個笑:“六姐姐多慮了,我也不是成日坐在屋裡抄經的,家裡的事還要我花心思去照管呢,我也常到別的長輩家裡走動,偶爾還會到家庵裡走走,不會僵掉的。”

文慧還要再說,於老夫人飛快地截住她的話:“抄抄**,也可修身養性,這原是好事。六弟妹有個好孫女呢,我老婆子可羨慕得緊,你們幾個丫頭,什麼時候能耐下性子,陪在我身邊抄抄經?”

文慧聽了笑出聲來,忙上前撒嬌:“祖母,這還不容易麼?您什麼時候想我們姐妹了,只管吩咐一聲,別人我不知道,但我是一定會陪足一整天的”

文嫻忙在旁附和,文娟咬咬唇,笑著說:“正好,咱們此行上京,路上還要好多天呢祖母要是喜歡,孫女兒這就吩咐底下人去備紙筆,抄上十篇八篇**如何?祖母喜歡哪一篇?”

於老夫人假作生氣的模樣:“你們幾個丫頭,祖母不說,你們還想不到要來陪祖母吧?”

姐妹三人忙齊聲否認,羅大太太在旁笑眯了眼:“老太太真有福氣,孫女兒個個都孝順乖巧”這便將方才的話題混了過去。

她們在那裡熱熱鬧鬧的,羅四太太卻沒怎麼理會,仍舊拉著文怡的手,笑著輕聲說話:“這原不是你們小姑娘家做的事,不過正如你所說,抄抄**,為先人祈福,心裡也能平靜些。我正好得了一方耿墨,沒空用它,不如就送給你吧。”

文怡忙道:“這如何使得?小女不敢收。”耿墨相傳是古代制墨的名門耿家所制,是十分難得的珍品,傳世不多。雖有羅明敏那一層關係,但與羅四太太初見,便收下這麼貴重的物件,她心下難安。

羅四太太卻並不在意:“我自打生了兩個女孩兒,身子便一直不好,雖然平日沒什麼要緊的,但寫字做畫一類要費心思的消遣,我已經很少做了。這方耿墨也是我偶爾得來的,與其留在我手裡,明珠蒙塵,不如送給你。你好生用它多抄幾篇**,送到寺廟裡供奉,也是功德一件,我也能跟著沾沾光。”她臉上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佛家素來講究因果,多積功德,是件好事。我也沒什麼可求的,只盼著我們老爺能平平安安,我便心滿意足了。”

文怡聽了,想起那位羅四老爺已經去了北疆,雖然是正常的調動,但明年北疆就要打仗了,他此去也不知是什麼結果,心裡便有些發酸。她看向羅四太太,輕聲道:“您別擔心,佛祖有靈,會護著羅將軍的。”羅四太太抬頭看她,微微一笑,手輕輕拍了拍文怡的手背。

她們小聲說著話,別人見了,就知道兩人投緣。於老夫人與蔣氏都不以為意,文嫻與文娟一直在端著賢淑架子,而文慧幾次將目光投過去,最終還是被羅大太太描述的歸海城景緻風俗吸引了過去,唯有羅二太太時不時地看向她們,神情有些陰鬱。

原本聽說二兒子認得這位顧九小姐,想要好生招待招待,她心裡還有幾分不滿,以為二兒子看上人家小姐了,卻也不想想,以平陽顧氏的名頭,怎麼可能把女兒嫁給他一個既無功名又無長處的商家子?大兒子身為嫡長,也不過是娶商家女為妻罷了。倒是小兒子明義,自幼聰慧,功課又好,還有功名在身,年紀也相當,若能娶得一位出身不凡的妻室,前途就更有保障了。二兒子既然認得顧家的小姐,怎麼也不知道多為弟弟著想?她是他的親生母親,總不會在他的婚事上虧待他

但見了文怡,知道了這位顧九小姐的底細,又知道對方與二兒子並不相熟,她又有幾分慶幸了。一個旁枝的孤女,雖有個舉人父親,到底已經死了,對明義沒什麼幫助,只可惜顧家長房的兩位嫡出小姐都不是羅家可以高攀的,倒是那位庶出的小姐可以請人去探探口風。雖然是庶出,但有個進士父親,倒也配得上自家小兒子。她立時便下了決定,打算要尋個機會,與顧九小姐聊聊天,好趁機打聽顧十小姐的事。

沒想到這時候四太太回來了,還跟顧九小姐這麼合得來。羅二太太只覺得四太太大概也是誤會了明敏與顧九小姐的關係,但她對顧九小姐這樣客氣,莫非是想借此與明敏親近些?羅二太太想起四老爺膝下並無子嗣,只有兩個女兒,可四太太的身體又弱,只怕不能再有生養了,偏四老爺對妻子又是一心一意的,連個通房都沒有,再這麼下去,自家丈夫提的那件事,只怕就要成真了。無論如何,那總是她的親生骨肉,叫她怎麼能接受……

羅二太太再次看向相談甚歡的羅四太太與文怡,雙手在袖下暗暗握成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