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宗族大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於老夫人帶著兒媳段氏去了前院,她們前腳剛走,柳顧氏後腳就得了訊息,匆匆攜子追了上去,連文嫻等人向她請安行禮都沒顧得上,只有柳東寧倉促間一臉心碎地看了文慧一眼。接著,後者被一眾有力氣的婆子扭送回了房間,現場只剩下文怡、文嫻姐妹數人,外加一位客居的可柔與各人的丫環婆子,彼此大眼瞪小眼。
文娟忍不住先說話了,她湊到文嫻耳邊道:“五姐姐,老太太和太太都沒叫我們回屋去,要不……咱們也到前頭瞧瞧?”
文嫻白了她一眼:“你又淘氣了,方才你說話如此魯莽,祖母和太太雖沒怪你,回頭想明白了,豈有不罰的?如今前頭沸反盈天,你一個女孩兒跑去湊什麼熱鬧?!”
文娟撅起了嘴,嘟囔一句:“明明是六姐姐有錯在先……”眼珠子一轉,便索性撒起了嬌:“罰不罰的過後再說,妹妹實在是擔心父親!又怕那些叔叔伯伯們說話不留心,把祖母氣著了。她老人家方才的臉色可難看了!我也是一片孝心……”
文嫻咬咬唇,有些猶豫:“可若是叫長輩們瞧見,更要說我們家沒有規矩了……”
“那就不叫他們看見!”文娟一見有門,忙睜著一雙大眼鼓動,“前院的大廳後面是有小門可以進的,那裡有個小茶房,外頭看不見。咱們從後門進去,躲在小茶房裡聽他們說些什麼。若是長輩們有個萬一,我們也可以幫著遞些藥呀茶水呀扇子呀……姐姐,咱們也是擔心祖母、父親和太太而已,說不定他們見我們乖巧,就不再怪我們罵六姐姐了呢!”
文嫻神色遲疑,可柔卻已經意動:“十妹妹這話是正理,咱們去也是因為擔心長輩們,不如再去請一位老太太屋裡的姐姐,讓她帶上老太太平日得用的藥呀、茶水呀扇子呀什麼的,以備萬一也好!”
文娟不屑地瞟了她一眼:“就會學人說話!”可柔不為所動,只盯著文嫻瞧。文嫻有些拿不準了。
文怡眼光一閃,微笑道:“時間也不早了,眼下你們家鬧成這樣,我再待下去便有些不合適了,索性回了吧。還請姐妹們請勿見怪。”說罷行了一禮就要轉身走人。
文嫻見狀忙上前攔道:“好妹妹,你再陪我們一會兒吧!”她面上帶了幾分哀求,“前頭鬧成那樣,妹妹也不好出去,倒不如留下來多喝一杯茶,等外頭人散了再走不遲。”她露出了苦笑,“我是個沒主意的,如今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十妹妹還小,段妹妹又是客,九妹妹,你素來比我強,好歹替我壯壯膽!”
文怡自問年紀也沒比文娟大多少,況且她雖不是客,卻也不是此處主人,但文嫻素來待她不錯,把話說到這份上,她自然不好就此丟下人走開的,只能硬著頭皮應了,回頭卻悄悄給冬葵遞了個眼色,趁人不備,小聲吩咐:“從後門走,把這裡的事兒稟告祖母,求她拿個主意。”冬葵會意地點點頭,尋了個空,溜走了。
文怡略放心了些。她打定主意,等會兒無論遇到什麼事,除非實在聽不入耳,否則能不開口就不開口了。今天的事要是鬧起來,哪一房都贏不了,但從六房的立場來說,恐怕還是要有一個決定,卻又兩邊都不好偏幫。若是寬縱了長房,就對不起九房不幸身死的十五叔,還有其他家中有人命財物損傷的族人,但若逼得長房太緊,便成了長房的仇人。可若想置之度外,也同樣兩方都不討好。她雖然活了兩輩子,年歲終究太輕,經的事少,實在拿不定主意。這種大事,還是要交給祖母來決斷更穩當些。
就在可柔再次上前勸說文嫻到前頭去“旁聽”事情經過時,如意匆匆忙忙地走了過來,見到幾位小姐在場,有些意外,卻更多的是驚喜,忙上前行禮:“見過五小姐、九小姐、十小姐和段小姐。”
文娟忙問:“如意姐姐這是從哪裡來?怎麼匆匆忙忙的?”
如意苦笑道:“奴婢原在屋裡做活,七少爺院裡的婆子來報說,十七太太和五姑太太從後門進來,看望七少爺來了。七少爺跟前除了幾個丫頭,就沒個女眷陪著,實在不好說話,奴婢少不得要去向老太太和二太太回話,請二位示下。”她見眾人都在這裡,便換了笑容:“既然幾位小姐都在,卻是幫了大忙了!五小姐,十小姐,要不您二位去陪一陪?”
十七老爺在前頭正找二老爺要說法,他的妻子和妹妹卻從後門跑進來看望病人,這種情況實在詭異得緊。文怡張了張口,卻又閉上了嘴,只是臉上的表情多少洩露了幾分。如意見狀,便苦笑道:“奴婢……也聽說了前頭的事,因此正奇怪呢。來報信的婆子卻說,是十七太太親口說的,十七老爺一時傷心太過,便衝動了,其實不是有意與長房過不去……”
文娟瞪大了眼:“十七叔難道就不說什麼?!還有,五姑母不是十五叔的親妹子麼?!”親兄弟鬧著要抱不平,親妹子卻跑來討好,這九房是怎麼回事?!
可柔笑著走上前拉住如意的手道:“如意姐姐,這是要緊大事,怕是連五姐姐也不好拿主意。我們陪你到前頭去,向老太太和姑母稟報吧?否則,幾位長輩不知實情,鬧得僵了,豈不是不美?”說罷拉著她就往前走。文嫻想要說話,卻被妹妹文娟攔住,看到後者興致勃勃的模樣,她只好無奈地嘆了口氣,轉頭邀請文怡一起跟上去。
文怡回頭看一眼後宅方向,冬葵的身影已經消失不見了,想來以她的機靈,應該會有法子向祖母傳話的,也就不再固執,緩緩走在姐妹們最後,往前院方向而去。
八房、九房來鬧事,引來了許多人的關注,雖然主人有明令,但還是有不少僕人圍在前院大廳後方探頭探腦地偷看。文嫻過來時,立時叫過管事的人把人都趕走了,底下人見如意在側,只好悻悻然散去。
文娟先一步走在前頭,從屋後的小門轉了進去,立時止住要出聲見禮的小丫頭,一揮手將人打發了,便躡手躡腳地轉進了茶房。可柔鬆開瞭如意,笑著讓她去回話,文嫻紅著臉,左右看看,方才進了茶房。文怡施施然走在後頭,向如意微一頜首,看著她離去,倒是很鎮定。
在來的路上,她已經想好了。這前廳是招待來客的地方,就算被長輩們發現了,她也可以說,是準備回家去,卻被人堵住了,只好在那裡小坐片刻,等人散了,再出門叫自家僕人馬車。
小茶房與前廳就隔著一道碧紗櫥,但因為還有屏風簾幔相隔,一點都瞧不見外頭的情形,但聲音卻聽得十分清楚。
此刻正在說話的,是二房的顧四老爺顧宜正:“……誠如伯母所言,我顧氏一族才遭大劫,若再有子女夭折,也太無情了些。況且匪徒所言是真是假,還未可知。如今死無對證,只憑流言便要處置族長之女,確實有失偏頗了,況且族長尚在京中,六侄女父母皆不在身邊,只怕他二位不明真相,事後誤會了族人,反倒不美。但六侄女擅自離家,被賊人所擄,卻是人所共見的。哪怕是保住了清白,終究引得外間流言不斷,於我顧氏聲名有礙。不知伯母與二哥可有什麼打算?”
顧二老爺顧宜勇有氣無力地道:“還有什麼打算?這兩天我們光是為了小七的傷勢,就夠煩心的了,哪裡顧得上六丫頭?更何況那孩子受了驚嚇,還沒緩過來呢。眼下族裡大事要緊,等完了事再議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