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顧莊往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聶珩心中亮堂,只是看了看父親,沒說出口。
聶家昌倒覺得氣消了許多:“這倒還罷了,只是他們不該佔了你家的私產,弄得你們祖孫倆倒象是依靠族人養著!”想了想,他道:“既這麼著,置產的事就交給舅舅。舅舅包管找個遠些的莊子,叫顧莊再過一百年都休想捱到邊!”
文怡感激地道:“多謝舅舅。其實地方不用太大,只要夠家裡嚼用就好。文怡只是怕祖母看病吃藥,家裡銀錢不足,會耽誤了老人家的病情。”
聶家昌一擺手:“這是當然的,連這點都做不到,舅舅還誇什麼口?!”又換了和緩的語氣:“但你也別光想著你祖母,還有你自己個兒呢,手裡有了銀錢,要記得給自己多弄點好吃的,補一補身體,還有小姑娘家的穿戴,也要多添些。明明是標緻的女孩兒,偏打扮得跟尼姑似的,頭上連朵鮮豔些的花都不戴!”
文怡臉一紅,低下了頭。
聶家昌沉思著,又提了個建議:“既然你不收舅舅送的莊子和宅子,光憑你家裡每月攢的那點月錢,只怕買不到什麼好地吧?我們家再貼補些,就當是給你添妝好了。”
文怡連忙推拒,聶珩笑道:“父親,表妹的祖母是什麼性子,你是知道的,還是別叫表妹難做了。”又轉向文怡,“雖然你要獨力置產,但為了不叫你族人多心,只把實情告訴你祖母,對外還是聲稱是你舅舅給你置辦的好了。地契上寫著你的名字,就不怕族中有人心生貪念,謀奪了去。就算有萬一,父親與我也好為你說話。”
文怡想了想,點頭應了。當下便約好,文怡先回家,聶家父子去打聽山坡地的事,等到有了訊息,便由舅母秦氏前往宣和堂遞話,買不買,等文怡跟祖母商量過再決定。
聶家昌又將阿櫻送給文怡,文怡本來要推辭,聶珩便改口說,不是送人,而是“借”人:“有阿櫻在,你在家能輕省些,你祖母也有人照顧了。再說,我們兩家有什麼訊息要往來,多了阿櫻,也方便些,她總比外人可靠。”
文怡遲疑了一會兒,想到張嬸,咬牙應了。聶珩立時叫了阿櫻來,見她今日穿著淡紫色的衣裙,便道:“你從今日起,就在表小姐身邊侍候,名字就改叫紫櫻吧。”
阿櫻早就聽主母說過,連行李都收拾好了,應了一聲,便向文怡下拜,改口叫“小姐”。文怡連忙扶起。
秦氏與鳳書各拿了一個大包袱過來,裡頭是為文怡備下的禮物。文怡正為奪了鳳書的婢女而心下不安,見狀更是惶恐。
秦氏笑道:“只是些不值錢的東西,三年來舅母都不曾過問你的事,心裡正愧疚呢,你若不收,就是埋怨舅母了。”
鳳書也道:“我費盡心思替你備的,連平日愛吃的櫻桃脯都舍了,你若不收,我就惱了!”
文怡只得再三謝過收下,鳳書揚起笑臉,挽著她的手臂親親熱熱地道:“好妹妹,你什麼時候再來?咱們再一起做針線好不好?你教我的繡法,我都學會了,等我繡好了,下回給你看。”文怡笑著點了頭:“那下一回,我再教你別的。”鳳書大喜。
文怡放下心頭大石,在舅舅一家的送別下,坐上修好的馬車,帶著張叔張嬸與紫櫻,踏上了返回顧莊的道路。聶家派出兩名家丁騎馬跟在車後護送。
她在路上想了又想,覺得這趟出行,成果比預想的更好。原本她還打算跟舅舅家多來往幾回,再提置產的事,沒想到舅舅與大表哥如此熱心。既然是這樣,她就當投桃報李。摸了摸袖中揣著的從小書表姐那裡打聽到的大表哥的藥方,她暗暗下了決心。
因為被先前劫匪的事嚇怕了,因此他們回程走的是官道。文怡掀起車簾一角,看著窗外的景色,有些惋惜,但想到舅舅會幫忙打聽土地的事,她又安心幾分。
紫櫻避開張嬸望過來的詭異視線,淡笑著問文怡:“小姐,你渴不渴?前頭不遠處就是茶攤,奴婢去給您打壺熱茶來吧?”
文怡笑著搖搖頭:“你們喝吧。既然有茶攤,就讓張叔停下來歇一會兒。這一路有百多里地呢。”
張嬸臉上帶了喜色:“多謝小姐想著。咱們就在前頭歇一歇,吃個午飯也好!”摸了摸懷中揣的錢袋,她眉開眼笑。這幾天,舅老爺和舅太太可沒打少打賞他們夫妻,多少年了,才發了這一回財!雖然舅老爺家比不得長房,但也是一門好親戚。看在賞錢的份上,她就饒過身邊的小丫頭好了。
馬車靠向路邊,朝前方的茶攤駛去,忽然從後方來了一隊人馬,飛馳而過,揚起無數塵土。
文怡咳了幾聲,腦中記起前世在京城大街上的際遇,心中一緊,掀起車簾一角向外望去,只看到那隊人馬最後處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正縱馬急馳。其中一人,穿著黑色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