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方玉茹還有臉問,家人的意義是什麼(第2/9頁)
章節報錯
不過主辦方也是怕方舟太年輕應付不來這樣的場面,所以請來李師朋來幫忙鎮場。
丁子晴和下面的書友互動了一番。
讓李師朋暖場:
“聽說李教授和老實人認識的早。”
“不知道是什麼機緣。”
“讓李教授和老實人認識的。”
“還有在你認識了老實人之後,對他有什麼看法和評價。”
方舟忍不住瞥了丁子晴一眼。
這些人睜眼說瞎話的本事還真是強,我和李老頭認識,不是你們介紹的嗎?
不過卻收到丁子晴一個調侃的眼神。
李師朋是老司機了。
很自然接過話題:
“我們的老實人是不是很年輕,很出乎大家的意料?”
見下面的人回應。
李師朋接著說道: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我也很驚訝,那會還是他《鬼吹燈》第一卷發售之前。”
“在他網上連載的時候。”
“其實我就已經注意到這個年輕人了,當然當時還不會知道他年輕。”
“當時只是感覺,這人的盜墓寫的太好了。”
“我是從事古文獻和民俗研究的。”
“他寫的東西,很多都是很貼近地理差異和事實的,顯然也是做過細緻的調查和查詢資料。”
“……”
“後來交流的多了。”
“他突然說想到一個電視劇本,有一些想法,和我交流了不少。”
“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個電視劇,就是《雲絲》。”
嗡。
雖然海報上有,但此時李師朋再次提到之後,還是引起了現場人的小聲議論。
“這是他自己編劇,自己投資的。”
“可以說。”
“這是我見過最有想法的年輕人,不一定最敢想但一定是最敢幹的年輕人。”
“現在,他是我們蘇京師範大學大一的新生。”
“也算是應我邀請填報的吧。”
“很難想象對不對。”
“在這裡,還我是要歡迎老實人的加入,也感謝他對我們學校的信任。”
“他的前途肯定會更加廣闊,更加精彩……”
老李同志倒是沒長篇大論。
十來分鐘發言完畢。
李師朋說完,終於輪到方舟發言了。
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方舟完全不怯場。
反正這是書友見面會,又不是學術討論,沒有什麼對錯,而且所有的對錯,都是方舟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