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急了,那他也不管了。

於是,張一凡也不跪了,當即站了起來大聲喝道:“我看明白了,你就一貪官,夥同這個人,眼紅水泥,想要佔為己有。我這水泥,遠超六十兩銀子,夠你剝皮充草了!”

一聽這話,縣令頓時有點傻眼了。

他萬萬沒想到,就一個鄉下的毛頭小子,竟然敢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為什麼縣衙的人下鄉可以為非作歹,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鄉下人沒見識,容易被縣衙的人給嚇到。

如今,柳家村的人不好糊弄,竟然不怕他這個縣官,還說出剝皮充草的話來,頓時就讓縣令打了個哆嗦。

他怕不怕?

他當然怕啊!

不過此時,特別是李佑在看著,他當然不能軟下來,立刻強硬著繼續說道:“休得血口噴人,本官為官清廉,豈會在意你的六十兩……你的水泥!”

張一凡既然已經撕破臉了,肯定不會再慫的,立刻強硬地說道:“好,那我就去敲登聞鼓,把事情鬧到皇帝那裡,相信以皇帝的英明神武,我就不相信皇帝不會給一個公正的判決。到時候皇帝判你剝皮充草,還是我招搖撞騙,我都認!”

縣令聽得又是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鄉下小子竟然連登聞鼓都知道!這……這還是鄉下沒見過世面的人麼?

他自然是做賊心虛,知道這個事情要是鬧到皇帝面前去的話,以皇帝的英明,當然能明白事情的真相。

不過,這個人假冒鄭國公府的人,也會曝露出來。

可關鍵問題是,他就一刁民,一無所有,就算招搖撞騙的事情爆出來了,也是打板子而已。而自己真得有可能會被剝皮充草的!

這麼想著,他立刻轉頭看向李佑,見他臉色不渝,便轉回頭,聲厲色荏地恐嚇道:“陛下日理萬機,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登聞鼓,更不是你這等刁民能敲的!”

“怎麼?你想攔我敲登聞鼓?”張一凡聽了,當即冷笑一聲道,“攔者死,這是大明皇帝的旨意,你一個當官的,不知道麼?”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旦張一凡豁出去鬧起來了,縣令還真怕了。

如果說,他從一開始來的時候,就直接以招搖撞騙的名義抓了張一凡,那張一凡都不好反擊。

偏偏李佑對水泥很是眼饞,試圖威逼利誘張一凡,吞下這個水泥。這麼一來,就把他們來柳家村的真正目的給暴露了出來。

有沒有這個事情,性質是很大不同的。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朱元璋對貪官汙吏一點都不手軟,六十兩銀子就要扒皮充草。甚至還設了登聞鼓,給了百姓一個民告官的機會。

特別是大明開國之初,連什麼敲登聞鼓要打五十殺威棒的規定都沒有。還派了個御史在那候著,只要真有人敲了登聞鼓,那是一定要處理的。

這縣令作為南京城的縣令之一,又豈會不知道這個事情真正鬧起來會是個什麼結果。

要怪,就怪李佑太早暴露了目的。當然,李佑也委屈啊,他那知道這個鄉下小子竟然見識不凡,膽子還大!

有點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