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會幸會。在下張逸,這位是李軒,還有那邊的王硯。”

張逸指了指身邊的兩位文人,又補充道。

“我們不過是在此品茶論道,談些詩詞歌賦罷了,符賢公子若有興趣,不妨一同探討。”

扶蘇欣然坐下,加入了他們的談話。

他們談論著唐詩宋詞的韻味,討論著歷史典故的深意。

扶蘇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讚。

過了一會兒,扶蘇主動請教道。

“諸位先生,我對治國安邦之道頗有興趣,不知諸位有何見解?”

張逸微微一笑,道。

“治國安邦,首在得民心。”

“民心所向,則國家興旺;民心所背,則國家危亡。”

“此外,還需注重法治,以法治國,方能公平公正。”

李軒也補充道:“確實如此。”

“除了得民心與法治外,還需有賢能之士輔佐君王,共同治理國家。”

王硯則點頭贊同道:“治理國家如同烹飪美食。”

“需要各種佐料搭配得當,才能做出美味佳餚。”

“同樣,治國也需要各種人才和政策的配合。”

扶蘇聽後,心中豁然開朗,感慨道。

“諸位先生的見解真是深刻。我今日能得此機會與諸位交流,實乃三生有幸。”

除了文人墨客外,茶館內還有許多普通百姓。

他們或圍坐一桌,談論著農事收成、家庭瑣事。

或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