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掌首,王衛川宣揚帝君賜下治世神書,內分六書,分為治國之書、民生之書、祛災應劫之書、百工千技之書、道德秩序之書,修行之書。

所以柳教所有的政令、教令中那些千奇百怪的東西都來自於柳教的全知全主神,在柳域十八國中的萬民心目中,這就是帝君的形象,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十八國遵循柳教教令,每一代國主繼位,都需要親至虺山神宮峰上獲得主神認可,否則便沒有正統性。

每一國皆設朝廷三省六部、監察之部等各部各門,當然每一國又各有異同,這些職能機構劃分也各自不同,但大體上都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分權制衡。

柳教的教派統治力和朝廷的統治力合一,加強對萬民的治理能力,但皇權卻在減弱,各部長官,百官的權力卻在增加。

而且因為柳教的存在,各國子民對國主自然不會和曾經那般敬畏,無論是地位象徵,還是權力上,國主的影響力都在減弱。

當然這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需要思想上和經濟社會上的支撐才能實現。如今不過是仰仗著神權暴力革新,不能達到真正的構想。

而在民生上,遵循柳教教令,統一十八國的度量衡,而且十八國之地不再互設關卡邊境,邊城只需有路引就能遍通十八國。

還有發行柳教錢,是柳域內所有地方都要任行的貨幣。如果貿然統一貨幣,定然會引發民生混亂,所以不如讓市場來決定主貨幣。

柳教錢簡稱柳錢,又別稱紙錢,由柳教設在各國府城的分部印發製作,其中甚至蘊含神力,由紙張製作,凡人不敢仿造,更仿造不了。如此一來,銀錢銅板的缺點都被柳錢解決,只用了短短十餘年時間柳錢就通行各地,比白銀都更加順暢。

這得益於萬民對柳教的信仰,萬民對柳教是無條件的相信,和絕對的信心,故而柳教的一切教令,都會被萬民信任。

柳教弟子更多的是行教化之責,宣講醫理、講授農耕、制定節歷、推廣農具水利、十八國興建了近百座水利大壩、水庫,以及河道運河等各種工程。

這些大型工程,人力不夠,那就神仙來湊。幾百人數月才能挖出來的河道,只需柳教弟子焚香請神,就會有仙家趁夜而來,狂風一陣,待到天明時分就已然挖好了。

還有各國修建直通的道路,共籌建十八條主道,縱橫交錯,六縱十二橫。因為柳域範圍是長方形,寬度較短,長度極長。

十二橫路的終點,都會通往虺山柳教本神宮峰。

各國朝廷還是主要的治理者,而柳教弟子和仙家們除去教令從不會插手官府之事。

但柳教弟子,教化萬民,興修水利,大修官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降妖除魔、救死扶傷、在百姓眼裡柳教弟子就是萬能的,哪怕沒有柳教教理宣揚,百姓也會心服口服的,感恩戴德的信任他們。

天元界的災劫也開始逐漸趨於平緩,在柳域內人力和神力結合,總算能勉強應對災難,雖然不可避免的會死成千上萬人,可也比許多地方直接一城一地的死絕好了太多。

柳域內還統一了曆法,皆以天曆為準,以柳教收服十八國那一年為起點,如今已是天曆六十年。

柳教內還順行著傳說中的天國之歷,如今已是天國曆139年。

這一年,臨南洲水火災劫輪轉,水患過後,是旱災。

許多地方赤地千里,莊稼顆粒無收,饑荒遍地,甚至還爆發了蝗災。從妖洲而來的蝗蟲大軍過境,它們有意識的避開妖氣沖天的虺山一帶,從祁南山脈連綿十幾萬裡的邊界線一路北上,飛躍整個臨南洲,跨越海域,然後到達蟲族沙洲。

即便是四大國都無法避免蝗蟲之災,因為蝗災的背後是沙洲中那位被半封印著的螟蟲之母在召喚著她的子子孫孫,來到沙洲進行繁衍生息。

就如同白沚曾經培育蛇種一般,有意挑選血脈強大的蛇種,螟蟲之母的子子孫孫遍及各方,每隔三百年就會召回一次,來自十九洲各地的蝗蟲品種回流,培育供養著螟蟲之母在封印中存活下去。

蟲族沙洲是一絲天地元氣都沒有,傳說是這頭螟蟲之母被上界仙人封印時,將沙洲元氣抽盡遷移到了混天洲,導致沙洲曾經草木繁盛之地逐漸演變成了一洲沙漠。

而在這漫天蝗災大旱之下,西北之方,有異獸南下,所過之處,赤地千里。

它來到了柳域,十八國之地。

天上紅芒遮月,火煞當空,主火象,當受酷灼之災劫。

與此同時,混天洲,雷劫之中化出後兩足的青蒼,彷彿宿命有感,抬頭看,西南天幕,火星耀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