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白沚蛇身帶著貫穿力,且蛇身彎曲靈巧的躲過魚尾反擊,蛇身迅速纏上魚身,渾身肌肉發力收縮緊緊的勒著劇烈掙扎的草魚。

魚蛇糾纏著,沒有浮力緩緩落入水底泥沙上,草魚還不肯就範,拼命擺動著尾巴和身體,想要衝破蛇體的纏繞。

但對於沒有利爪和雙手的魚類而言,當蛇類纏住它們時就已經註定淪為食物。

這條草魚逐漸力竭,體內毒素髮作,大概過了一兩分鐘便停止了掙扎。

白沚並沒有用盡全力如普通蛇類那般纏繞擠殺,雖然那樣更快能殺死獵物,可全身力氣用於捕獵時,在其他生物眼中你也就成為了食物。

這是白沚緊記的生存法則:永遠不要在未知敵人面前暴露所有的力量。

白沚張開嘴巴,上下顎開到最大,從草魚的頭部開始緩緩的吞嚥入肚。

由於這條魚對他的身體而言實在有些大,所以白沚足足吞了十分鐘才完成進食。

蛇類在進食中是四大致命虛弱時刻。

第一大致命時刻,冬眠時。

第二大致命時刻,整個蛻皮過程中。

第三大致命時刻,就是傳說中的端午節之時。

第四大致命時刻,吞嚥獵物時。

第三個,對於如今的白沚而言,還太遙遠,可無論任何時刻提前戒防總是沒錯的。

白沚吞完了食物,然後悠哉悠哉的打道回府,甚至還壓死了幾隻小鄰居。

如今正值暑熱,白沚根本不需要曬日活血暖身,吃飽了就要休息,這是長壽蛇類的奧秘之一。

暑熱難耐,這塊巨石下卻是一處好乘涼的地方,溫度適宜,暖風吹來,白沚睡眼惺忪。

迷迷糊糊時,他好像看到了遠處有一隻巨大身影由遠及近。

白沚猛然間清醒過來,定睛一看,卻是一隻巨龜從水中游出。

那當真是好大的烏龜!足足有三個他那麼長,將近兩米大的烏龜,莫不是成精了?

而且,烏龜可是雜食動物,有些種類的龜甚至專吃肉食,性情兇猛。

白沚慌忙間只能縮起身體埋入泥洞裡,眼睜睜看著那隻巨龜爬上了他棲身的巨石上。

然後,那隻巨龜便不動彈了,趴伏在巨石上靜靜地曬著太陽。

白沚心中閃過無數想法,卻沒料到什麼都沒發生,好像人家根本沒在意自己。

怪不得這水潭附近沒有什麼大型食肉動物,原來有隻妖怪住在這裡啊。

不過這也讓白沚心中一鬆,最起碼這隻妖怪看起來是比較溫和的,又能鎮住這一方平安,不至於有什麼鷹鷲之類的可怕存在。

白沚只要不招惹這位“老人家”,他也是動物,他又不是人,不互為食物的動物間和睦相處並不是不可能。

老龜伏在巨石上,老龜/頭顱伸長,一雙渾濁的眼睛看著逐漸偏移向西的日光,沐浴太陽,靜與歲月長古。

白沚也沒了睏意,只能窩在洞裡等待到天邊晚霞已出,老龜方才悠哉悠哉踏入水潭,遊向水底深處。

待老龜離開後,白沚小心翼翼的第一次爬上巨石,他瞬間就被山外景象所迷。

只見群山環繞抱落日,紅霞萬丈綴青山,群鳥飛雲天一色,楊柳依依樹下潭。

白沚第一次對未來有了期盼,他想有朝一日可登山巒,觀滄海,上九天,攬月華,遊人間,看紅塵。

賞遍江山萬里,遊盡人間百世。我仍依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