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三歲看老。

很難想象,世上竟能有人自說自話,和一個獨自在圖書館看書的四歲小孩談天說地。

從天文地理談及國家政務、從魔法要理講到過去的種族爭端,既孜孜不倦而又苦口婆心。

他又偏偏不是個公眾意義上的瘋子,甚至位高權重——人們只能被迫把這類做法強行解讀為“和藹可親”。

埃弗里斯特。

此人正是經過科爾王國皇家認證,名聲最為顯赫、學徒最多的大魔法師。

大魔法師的事自然有大魔法師的道理,又怎麼能叫發瘋?

也就莫甘的父親林德羅文采實在不佳,給人家比個拇指,順帶約上一架*。

既是那個人,再離譜的事,想想倒也有種極微妙的合理感。

言歸正傳,在莫甘知道的內情當中,這位大魔法師是孤兒出身,自幼被科爾境內精靈族大魔法師收養,作為人族孩童在精靈族被教導魔法,長大成人以後,不知怎麼的便投靠了科爾王國。

大魔法師並不是刻意隱藏了姓氏,而是根本沒有姓氏。

按照科爾王國的傳統,凡入籍者,可以選取他人姓氏或自己編出一個姓氏,用以填表入駐。

然而埃弗里斯特在這之前一直都是精靈族內居住的黑戶,從沒考慮過這種瑣事。

憑藉強大魔法力量被當時的國王親自發來邀請,還額外被賜予了一個“皇家贈禮資格”的時刻,埃弗里斯特卻為姓氏這個相比之下有如雞毛蒜皮的問題冥思苦想,考慮了許久。

他發覺姓氏容易撞車,不夠獨一無二,自己編的也入不了眼,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那時,宮殿裡的科爾國王還在疑惑沒有訊息,是不是法師想要反悔,埃弗里斯特就自己找了過來。

他開門見山,問能不能用皇家贈禮換不用填寫姓氏,特立獨行一下,就這麼一個名字記在名冊裡。

因為這種理由,大魔法師埃弗里斯特便成了科爾王國戶籍記錄中唯一沒有姓氏的人。

介於如今距離精靈族逐漸衰弱,棲息地生存環境每況愈下,最後族群被判定滅絕已有九十餘年。

無論怎麼估算,這位現在直接隸屬皇室的大魔法師起碼也得有百來歲。

至於“受害者”,那當然不只莫甘一個。

因為幼年有著一段被迫“與同齡孩子交流玩耍”的折磨時光,在童言童語中勉強分辨出有效資訊以後,莫甘對這位大魔法師的“業務範圍”也比較清楚。

他不止喜歡找貴族騎士家裡的孩子、城堡僕人的孩子、紡織工的孩子、馬伕的孩子,等等等等。

甚至有時找不到孩子,野外遇見一隻小馬駒都要分給分外的關心。

有人分析過地位崇高的大魔法師為什麼會有這種愛好,最終只能得出結論,或許是童年故友的缺憾,讓大魔法師多少有點問題。

這已經是很委婉的形容了。

相比成人,自幼生長於精靈族的埃弗里斯特或許是會對相對純潔的孩童友善,藉助這種閒談獲得故友皆喪的慰藉。

——但他的履歷和“純潔”二字只能說毫無關係。

甚至“病情”更為嚴重,莫甘聽了替人尷尬地發毛,只覺得自己能用腳趾建出一整棟嶄新的微縮格蘭德莊園。

公主繼位以前,強大的大魔法師只以魔法能力震懾了大批想要藉機奪位的人。但在女王坐穩王位、戰爭結束以後,不知道達成了什麼交換條件,埃弗里斯特便親自出馬,成了令人聞風喪膽的笑面虎。

身為實力卓絕的法師,埃弗里斯特鮮少出手戰鬥或者傷人。他只是依靠魔法不斷在王都穿梭,獲取常人無法獲取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