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於“一汪泥潭”之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透過信件被含蓄提點幾句以後,莫甘便完全篤定自己往後會與這種越界主張勢不兩立。
隱藏氣息、防範魔法力量也是那時開始養成的習慣,莫甘至今心懷不忿,很想知道究竟是誰閒得無聊,向自身完全沒有魔法力量的女王主動揭發一個年齡不超過十歲的騎士之子。
實在太羞恥。
他或許沒有當什麼“表面是個小孩,實際智慧卻過於常人”的龍之子的潛質。
正因如此,從此的十餘年裡,莫甘就潛心學習起了魔法與戰鬥這兩個自己未曾涉足的領域,堅定做起了自己——原來那個理智貪婪,同時又算通情達理的混血商人。
但莫甘終究不算是做了無用功。雖然理論本身被自己因為難堪而否定,但莫甘至今還沿用著理論中伴隨著,隨紙張一併被遞交的終極結論,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理論知識不同,實踐才是他擅長的領域。
他曾經把這種方法的源頭命名為“波紋理論”,也寫在了那個被棄置的論文報告之上。
構建方法的目的當然不是要打破科爾王國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衡,對於莫甘而言,最有用的做法,在於讓這種平衡被暫時打破,讓他得以窺探到表象以下所有人真實的動機。
就像一灘死水,當它靜止無波,下面是否掩藏著什麼顏色相同的物品外界不得而知。
但當它泛起水波,波紋起伏,如果有什麼東XZ匿其中,便會在光的折射下暴露無遺。
對政治毫無興趣,莫甘自然不是來加入爭鬥的好事分子,只是想盡可能利用事實。
透過這種方法,他可以確認平衡中會不會藏匿著偽裝自己,會影響他計劃的“不安分子”。
在潘多拉集市的水井創造金幣擾人的陷阱,也是這種理論的延伸。莫甘一直致力於製造程度剛剛好的混亂,既可以達成他觀察的目的,又不會影響太大,後勁太足。
正因如此,他才會在自己的觀察結束後,要對無法預料的意外負責收尾。
因為這種事倒也常常發生。
不過莫甘也沒有想到,
走到了羅比商鋪附近,已經是羅比約定返回的時間以後。
而不出意料的,雖然就在潘多拉集市以外,門口現在多了好幾個人。
類玻璃屏障也在羅比返回後被路西法按照約定開啟,現在除了店鋪內不明所以,正在替人結賬的羅比以外,當然就是躲在角落,在“保安亭”裡裝成“保險箱”的國王陛下。
排除弗萊明老闆找人幫忙的情況,莫甘才能真正確認是誰出手救下了受困水井的兩人。
對當事人而言這或許只是舉手之勞,但因為不熟練人情世故,卻能把自己變得狼狽不堪。
這是一個頗為重要的指向性線索。
莫甘直接走進店門,掃視“保險箱”的位置,然後又看向櫃檯前剛收到的一千科爾盾。
還有坐在其後,那一時還新奇、疑惑、不熟手,表情一反既往、相當迷惘的店長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