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切都可以預料(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莫甘一開始的預想計劃當中,他其實沒有必要跟著羅比一起行動。
讓羅比按自己的話照做,完完整整在集市裡走一趟,該釣上的魚自然會咬鉤。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根據自己後續的調查,自己要釣的“魚”,竟比想象還要大。
這種情況之下,付出與收益需要對等,不慎重對待未免有些託大。
——當然比起什麼尊重不尊重這些虛的,更重要的是從實際來看,釣上的甚至不一定是弗萊明老闆本人,而是他的眼線。
莫甘正是為了精準定位,避免這種無法達成目的的情況而來。
卡爾曼·弗萊明。
這個人不僅僅是聰明人與老狐狸,還有著深藏不露的人脈關係。
同時與守門人、旅館老闆熟識,讓前者產生了那樣激烈的反應,一句話就把弗蘭克當做鎮中人對待,足以見得他並不是通俗意義上的“老好人”那樣簡單。
回到潘多拉集市以內,時間尚早、人流不多。
此刻,正是集市以外灌木林間的鳥鳴最為顯著的時刻。來來往往的大多是受僱運貨搬東西的人,彼此之間沒空閒談,但也時不時朝熟人問好。
事實上,這才是潘多拉集市最為喧鬧的時刻。
因為再過一會,它便要陷入安靜有序,閒談問價都不自覺壓低聲響的氛圍之中。
左右前後環視,開攤者寥寥,但在陸續增加,人數越來越多。
這樣一來,羅比也依照開始莫甘的囑咐,手拿龍鱗,走在集市街頭。
“說實話,我家裡人在這裡有店鋪,但我自己沒來過幾次。”羅比悻悻地小聲開口,“我不是要問你為什麼這麼做啊,也不是反悔,主要真不熟,到這晃悠確實蠻怪的。”
莫甘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為什麼?”
“就是……感覺這地方和我犯衝,死氣沉沉的。”
也是這個道理,鬧騰的羅比·雷諾茲確實和安靜的集市格格不入。
跟在羅比的後頭,莫甘同時回想起自己先前可能錯過的資訊。
一開始他抵達潘多拉集市時,就察覺到了它不只浮於表面的與眾不同。
安靜是一種不尋常的表象,尤其是在集市當中。
不同於其他固有特徵,“嘈雜”在一般集市裡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環境特徵。
街邊小販的吆喝往往是招攬顧客的手段,類比前世,就算要削減太過顯著的目的性,作為替代,街道兩旁彼此爭奇鬥豔的大型音響也會讓整個街道沸騰。
大家都在買東西,存在感是一種牟取利潤必備的標準。
商人重利,使用最簡單的手段增加效益本該是通用的道理,而潘多拉集市的所有人卻像是有著什麼默契一般放棄了這種共同的手段,也算達成了一種異樣的公平。
莫甘能明白其中的異常之處。
——潘多拉集市的寂靜並非意外,而是人為。
要想達成共識,需要大規模的影響,或許讓人一開始就選擇噤聲。一來二去,在影響下習慣了這種情境的人們,便反過來用習慣鑄就了環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