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才消停。

小賣部裡的貨品挺簡單,主要就賣一些代銷點裡有的現成吃食,另外再煮上一鍋茶葉蛋、蒸上一籠米糕或饅頭。

門口擱個大茶桶,兩分錢一碗熱茶。

不過對斜對面站崗的衛兵是免費的。即便衛兵極少會主動過來討茶喝,但這樣的做法,讓向榮新受到了下鄉考察的縣級領導幹部的表揚,開大會時不止一次稱讚雁棲公社“擁軍”、“愛軍”的做法,還給撥了一小筆的獎勵金。這讓向榮新一度走路都帶著風。

小賣部還賣瓜果,具體賣什麼卻得看季節。天熱賣西瓜、菜瓜、黃金瓜,天涼賣甘蔗、金桔、大紅柿。

這幾年隨著知青以及身強力壯的年輕社員日漸增多,——半大小子們終於成壯勞力了,公社陸陸續續開出了上百畝荒地,可算是把能利用的角角落落都利用起來了。

向榮新常和蕭家幾口人嘮嗑,知道城裡人稀罕時令瓜果,因此特地騰出幾畝專門用來種西瓜、甘蔗、蘋果、梨。

蘋果、梨這些果樹,除了栽下去的頭一年需要經常維護。等栽活就輕鬆了,不像地裡的莊稼需要天天去伺候。只需三不五十去澆澆水、瞅瞅長沒長蟲就行了。到第三年開始,就等著結果吃果子了。

而且果樹種在山腳、河邊,不佔良田,灌溉有山溪、河水;附近的人家還把雞啊鴨啊的放養在果樹下,連施肥都省了。

因此,向榮新的這個決定,很受社員們擁護。

雁棲公社的集體收入又多了一筆進項,這筆進項除了用於公家開支,結餘到年底按人頭分給各家。

不僅有錢分,夏收時別的公社分糧,雁棲公社除了分糧還分瓜;秋收也比別的公社分的多。水果除了自家吃,還能用來走親戚送禮。

至於甘蔗,這東西可不全用來當水果啃,副食品收購站歡迎得緊。恨不得所有公社都像雁棲公社一樣,每年都往他們那拉甘蔗。他們則運去蔗糖加工廠生產白糖。白糖那可是全國範圍都稀缺的好東西。

盈芳一家出門早,到山腳時,渡輪碼頭的首班船才發出,嗚嗚的鳴笛聲,打破晨曦的靜謐。

“太爺爺,大橋怎麼還沒通啊?通了不就直接能從大橋到縣裡了,大家夥兒就不需要坐船了呀。”暖暖丫頭開啟新一天的十萬個為什麼。

老爺子拄著手杖,邊走邊耐心地回答小丫頭的問題:“快了快了。”說著指指江對岸,“看見沒,那邊還有些柵欄沒裝上,等全部裝上,大橋就通了。”

“大橋開通,那渡輪還開嗎?”好奇寶寶接著問。

“那就不曉得咯。”老爺子笑呵呵地捋了捋鬍子,“得看坐船的人多不多,不多就減少班次,少得可憐那就不開咯。不過碼頭還是要的。”

“為啥呀?”

“這個我知道。”陽陽舉手搶答,“爸說過,碼頭不光停靠客船,還停靠貨船。”

“對咯。陽陽真聰明!”

“是爸爸聰明!”

“哈哈哈……”

說笑間開始爬山。好在臺階直通山腰,走起來很穩當。

三胞胎很孝順,爭著要扶老爺子。

盈芳和姜心柔把他們拉住了。

“太爺爺喜歡自己走,真走不動了有小李叔叔呢。你們還小,力氣不夠大,萬一扶不住,都會摔下去。”

“媽我力氣很大。”陽陽不服氣地高舉胳膊給他娘看,“你看,我肉可結實了,我力氣真的很大。不信你問弟弟妹妹。”

“好好好,你力氣很大。”盈芳敷衍道。

陽陽見狀不高興地噘嘴:“你不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