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芳拿樹枝撥拉著紅薯,有些心不在蔫地說:“屯長老叔果然沒說錯,歸國華僑真沒好心思,聽著像是來盜咱們國家的財富的。你說他們是從哪兒得知龍脈底下埋著寶藏的?不對!他們咋知道石景山這兒是龍脈?還是龍脈頭?”

向剛沉吟道:“華夏自古都有龍脈底下藏寶的傳說,只不過從來沒有人挖到過,所以即便有人信,也是將信將疑罷了。這人的師傅也許以前考察過龍脈走勢,後來不知何故遷徙海外,但對華夏龍脈始終沒有放棄……”

如此看來,這人還真是衝著龍脈寶藏才歸國的。就是不知道這種心存異心的僑胞有多少。

由此想到另一件事:“上次二伯孃說祝美娣有個親戚是海外僑胞,我和爸懷疑是特務混進來了,特地託人查了查,沒想到還真是歸國華僑,只不過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遠房親戚,難怪以前沒聽說過。”

“國家如今對歸國華僑挺友好的,你說會不會看在他們的面子上,放她出來?”

向剛說:“目前看來,對方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但往後不好說。我託人留意著,不過我猜應該不會插手。畢竟上頭對政務還是很敏感的。經濟發展需要僑胞支援不假,但政治方面可絕對不歡迎他們插手。”

半途偷聽到這麼一組讓人愉快不起來的對話,哪還有心思採草藥啊。

“回去找爺爺商量,他老人家見多識廣,一定知道什麼原因。”

收拾了揹簍、竹筐,草草吃了點東西果腹,匆匆趕回家。顧不上彙報竹筐裡的大收穫,先把偷聽到的內容說了。

老爺子聽後老臉一沉:“還能有啥原因!肯定是藉著投資想來咱們國家偷寶藏。他孃的!這群王八羔子!國家念在他們祖籍的份上,熱情地歡迎他們,他們倒好!做出這種吃裡扒外的齷齪事!要是被我知曉是哪個混賬,打得他祖宗八代都不認識!”

“不行!這事兒我得找老夏商量一下,他手上能用的人多。正好再強調一下寶藏的安全,決不能讓這幫小人得逞了。”

老爺子風風火火地找夏老去了。

盈芳擔憂歸擔憂,但這事兒確如男人說的,暫時輪不到她操心。索性抽空收拾起這兩天的收穫。

這麼大一朵太歲,加上泡酒了還能繼續生長,只需割幾小片就能泡一罈。這一來,眼下缺的倒不是藥材,而是酒了。

“酒好辦。大興那邊有個村落以釀高粱酒出名,家家戶戶都會備個幾百斤,明天我去打聽一下,看誰家肯勻點給咱們。”

向剛生怕媳婦兒累著,主動攬下了買酒的事。

沒想到,老爺子回來時,順便帶回五壇五十斤裝的上好白酒,說是:“那幫老傢伙聽說乖囡特地去石景山找藥材給他們泡藥酒,送了幾壇酒過來。我看著還行,替你收下了。你湊合著用,不夠再問他們要。”

那就不需要為酒發愁了。

至於華僑尋寶藏的訊息,老爺子和夏老商量了一下,決定直接找元首彙報。

這事別看只是個苗頭,要真存了這個心,不狠狠打壓,還真以為咱華夏好欺負。

元首一下收到兩個訊息:一是石景山底下藏著九十五口寶箱;二是這筆寶藏,似乎被某個聞到腥味的歸國華僑盯上了。

頓時又驚又喜,繼而是憤怒。

“查!給我狠狠地查!查到了一律嚴辦!看哪個不開眼的,敢覬覦華夏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藏!”

京都市裡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石景山被部隊包圍了起來。

大興基地的特種部隊,由向剛親自代領,入駐山谷。

附近的村民看到,不禁口耳相傳起來:恐怕是年前那個殺人兇手找到了,就躲在石景山裡。要不然怎麼會來這麼多彆著槍的軍人。

又有人駁斥:能讓部隊圍剿的,怎麼可能就一個兇手?十有八|九是一整個團伙……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