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少賠一點是一點(第1/3頁)
章節報錯
1996年的1月份對於國文社來說,是個充滿喜氣的月份。
年終總結,1995年這一年國文社主營的出版業務與去年持平,沒什麼大變化,在盜版橫行、社會上的讀書氛圍每況愈下的今天,能夠保持住以往的水平,本身就算是一種進步。
從今年這一年的發展上也可以看出來,國文社在文學出版領域已經做到了極致。
出版業務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境地,通文社的發展倒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一年時間當中銷量仍舊穩步增長,尤其是今年還多了漫畫刊物。
前年,國文社的書刊總髮行量是7430萬冊,銷售碼洋3.89億,實際營收也達到了2.75億。
通文社書刊的總髮行量是9730萬冊,銷售碼洋3.92億,實際營收2.43億元。
在書刊總髮行量和銷售碼洋上已經超越了國文社,只有實際營收還有兩千多萬元的差距。
而今年,通文社則實現了對國文社圖書出版業務的全面超越。
書刊總髮行量1.18億冊,銷售碼洋4.26億,實際影收2.84億元。
主持通文社工作的李新去年在私下開會的時候就已經喊出了“幹掉國文社”的口號,過了一年,這個目標真就讓通文社給實現了。
下屬副牌社在出版業務上完全甩開上級社,這在中國出版界尚屬首次,值得所有通文社的工作人員高興,通文社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可李新卻有些高興不起來,以前他想的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浪!
但他萬萬沒想到,長江的浪是真大啊!
不,準確的說,是國文社真牛逼。
雖然社裡今年的出版業務停滯不前,還被通文社這個小老弟給超了,看似面子上不太好看,但總體的發展趨勢卻讓所有國文社職工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
95年這一年,天天暢聽這個不起眼的小公司在廣播連續劇市場發力,一整年製作發行了25部廣播連續劇,總營收達到了3350萬,利潤620餘萬。
不僅如此,小劉這個負責人更是在年底彙報的時候,向社裡提出了希望可以開拓領土,向更廣闊的音像製品發行領域進軍。
小劉的提議得到了社裡領導的充分認可,社裡現在在影視領域發力,天天暢聽如果能夠進入音像製品發行領域,也是配合社裡的總體發展,與文誠、文華的發展形成了有益的互補。
而文誠和文華這兩家影視公司也在年底結出了豐碩的成果,一部《甲方乙方》讓文華影視成了今年國內影壇的黑馬,票房已經突破了5000萬大關,正在向6000萬邁進。
一部《花季雨季》,創下了央視近四年以來的收視新高,剛剛播放完畢的大結局,最高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52%,橫掃國內電視市場,雖然96年才剛開年,但這部電視劇幾乎已經預定了年度收視冠軍。
更可怕的是這部電視劇所創造的效益,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首輪播出剛剛完畢,就已經賣出了12家省(直轄市)、市級電視臺的版權,總營收達到了3200萬元。算上《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文誠影視今年的營收已經突破了4000萬元。
這營收看似比一部《甲方乙方》低,可人家不需要票房分賬啊,扣了成本全是自己的。
年初林為民為國文社制定了全版權運營計劃,到現在還沒滿一年,就已經結出瞭如此豐碩的果實。
儘管幾家從事版權開發的公司的營收看起來還不能與國文社主營的出版業務相提並論,但假以時日,未必不能超越出版業務,國文社加通文社,一年的營收撐死了不到十個億,而且出版業務的天花板太低,以後恐怕也很難有大的漲幅。
但涵蓋整個文化行業的全版權運營業務就不同了,僅僅是半年多時間僅僅是廣播劇、電視劇、電影三個細分領域,就那麼幾部作品的開發,這幾家公司就已經為國文社創造了累計超過1億元的營收。
全版權運營計劃所展現出的潛力,讓國文社職工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更對林為民這個領路人充滿了感激。
成立了一年多的版權運營部,今年變得不起眼了起來,這倒不是他們的成績不行,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屬性現在已經逐漸變成了平臺,變成了國文社與旗下版權開發公司以及外來公司的溝通橋樑,看似不起眼了,但位置卻更加關鍵。
今年以來,版權運營部與文具生產商合作,將《花季雨季》漫畫、電視劇的形象版權授權給了文具生產商,雖然授權費加在一起還不到10萬元,但卻給國文社的版權運營開創了一個歷史。除了形象授權,版權運營部還向外部公司出售了兩部由國文社代理的影視改編版權。
他們的手中捏著國文社所有作品版權的代理合同,版權開發的越成功,版權運營部在國文社內部的位置就越重要,越不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