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內編劇,行不行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11月份,國內最熱的電視劇是央視的《三國演義》,而最火熱的電影則非《亡命天涯》莫屬。
這部中影公司試水引進的米國大片,在十月份曾經短暫上映,但因為燕京電影發行公司的強力干預,最後只能草草收場,僅僅上映了一個星期。
但是,中影公司並沒有因此放棄。
11月12日,《亡命天涯》再度捲土重來,於燕京、滬上、津門、鄭州等國內六大城市正式公映,在各大影院門前的海報上更是打出了“改革年代,激烈論爭,電影市場,風險上映”的宣傳語,大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決絕和悲壯之感。
電影市場的反應沒有辜負中影,《亡命天涯》上映一週時間,在全國六大城市收穫觀影人次接近140萬,票房近1200萬。
僅有六個城市上映,平均每個城市收穫200萬票房,如果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上映,《亡命天涯》打破中國電影影史記錄,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亡命天涯》如旋風一般席捲了中國影壇,打懵了一眾還沉迷於文藝片的宏大敘事中的中國電影人。
去年《霸王別姬》上映,取得了近兩億人民幣的票房,震驚了無數國內電影人,但這種票房大賣,大家總歸是理解的。
一方面是在中國民間擁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一方面又是大規模上映、宣傳工作做的到位,電影又是典型的文藝片風格。
但《亡命天涯》的大賣,卻讓很多國內電影人陷入了沉思。
《亡命天涯》在國內上映之前已經在國外首映15個月了,又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沒有事前事中的宣傳,劇情粗糙,毫無藝術價值,這種電影竟然會賣的這麼好,實在是讓人想不通。
但同時,這些電影人又隱隱有種恐懼。
他們都是見多識廣的人這年頭的老百姓看不到國外電影,但他們卻可以透過一些特殊渠道看到,像《亡命天涯》這樣的電影,在好萊塢稱不上比比皆是,可一年出個十部八部還是輕鬆的。
這樣的電影可以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大殺四方,將同檔期上映的電影殺的片甲不留。
那豈不是說,中國電影市場即將成為好萊塢電影任意馳騁的地方?
中國電影,該怎麼辦?
在不少電影人心中,《亡命天涯》的上映,似乎讓他們看到了中國電影的末路。
各大報紙、雜誌上,上個月的悲觀論調再次死灰復燃。
馮曉剛看著《大眾電影》上的文章,嘴裡時不時的發出牙疼的聲音。
汪碩不耐煩的說道:“我說你差不多得了!”
“得虧《永失我愛》上映的早,要不然褲衩都得虧沒。”馮曉剛帶著幾分慶幸說道。
《永失我愛》上個月上映,放了三週半時間之後,最後因為盜版太多,票房過低而下映,最終取得了86萬票房。
這部電影是小成本製作,投資總共才花了三十萬出頭,現如今製片方分成比後世要多,竟然讓好夢公司小賺了一筆。
作為馮曉剛第一部電影,《永失我愛》的盈利,給他帶來了充足的信心。
可他的信心剛鼓起來沒兩天,《亡命天涯》就上映了,一週1200萬票房,還只有六個城市上映。
票房高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馮曉剛看完了電影,他竟然不知道該如何追趕這種電影。
人家拍電影的手段和方法,他腦子裡甚至連個概念都沒有。
老子正打算在電影圈大展拳腳呢,卻發現面前站了個刀槍不入的巨人。
這他麼還怎麼打?
馮曉剛放下雜誌,心中倍感鬱悶。
“呦,忙著呢?”
馮曉剛和汪碩倆人正說話的時候,林為民走進了好夢公司辦公室。
馮曉剛立馬起身,一臉諂笑,“哪陣風把您給吹來了?”
“北風。”林為民胡謅一句。
汪碩看見林為民,不情不願的站起身,“你怎麼來了?”
“我還不能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