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林為民的肯定海晏說道:“為了選人,我們可沒少花心思。”

言罷,他又問道:“林老師,《花季雨季》的劇本最近已經寫完了,拍攝地點我們選在了鵬城的一所高中,演員這一塊,燕京幾座專業院校我們都篩了一遍,我們最近私下裡還面試了一些比較符合條件的小演員,回頭您有時間給看看?”

林為民之前說過,《花季雨季》的選演員要搞海選,但任何劇組搞海選都不可能是完全透明公開的,提前籌備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光是選演員就不知道要耽誤多長時間。

林為民聞言看向了蔣勤勤,“這個蔣勤勤,形象氣質都不錯,我看女主角謝欣然這個角色可以給她。”

海晏笑道:“那敢情好。勤勤形象、氣質確實合適,就是年齡大了一點,我沒好意思跟您提。”

“年紀無所謂,只要形象氣質合適就行嘛!”

海晏朝蔣勤勤招招手,將她叫了過來,說道:“勤勤,林老師剛剛欽點你來演《花季雨季》的女主角,還不趕緊謝謝林老師?”

蔣勤勤年紀小,一臉懵懂,還沒聽明白是怎麼回事,海晏讓她說謝謝,她立刻鞠了一躬,“謝謝林老師!”

海晏看了看蔣勤勤的表情,笑著對林為民說道:“這丫頭,還沒明白過勁兒來呢!”

林為民擺了擺手,“這些就不用說了。”

又對蔣勤勤說道:“好好演戲。”

“是!”

等她走後,林為民說道:“回頭你把演員資料拿到我辦公室吧。”

“好。”

要是別的作品,林為民壓根不會這麼重視。

就像《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演員選角,林為民連問都沒問過。

但《花季雨季》不一樣,這部讀者基礎深厚,影響力巨大,林為民是要把這部電視劇打造成標杆性電視劇的。

算起來,國內的青春偶像劇應該要從1998年的《將愛情進行到底》起算,但實際上,從1990年開始,就已經陸續出現了帶有青春、愛情、偶像色彩的電視劇。

比如1990年的《十六歲的花季》、1996年的《真空,愛情記錄》、1997年的《十七歲不哭》。

這次的《花季雨季》,林為民要做的就是要打造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優質國產偶像劇,開創國產偶像劇的先河。

凡事都有兩面性,偶像劇可以吸引腦殘粉,但同樣也可以收穫巨大的關注,《花季雨季》的內容積極向上,只要拍的好,完全可以避免掉後世一些偶像劇的弊端,反而能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

蔣勤勤回到演員堆裡,江武好奇的問道:“勤勤,剛才海總叫你過去幹嘛?”

蔣勤勤如實答道:“說是讓我演個電視劇,叫什麼《花季雨季》?”

“《花季雨季》?”江武一臉驚訝,“讓你演主角還是配角啊?”

“女主角。”

江武驚歎道:“勤勤,你要火了!”

“火?”蔣勤勤不解。

她雖然剛入行,但第一部電視劇演的就是女主角,《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是她第二部電視劇,依舊是女主角,在她看來,演女主角不是理所應當的事嗎?再演一部又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