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你可得注意尺度(第1/3頁)
章節報錯
其實在元旦前的總結會上,小劉說的這些內容都講過一遍了,他今天來彙報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白鹿原》的廣播連續劇馬上就要推出了。
像《白鹿原》這樣的鴻篇鉅製,做任何形式的改編都是非常浩大的工程。
天天暢聽也是在經歷了數個月時間的嘗試之後,才敢朝這部經典作品動手。
一部《白鹿原》廣播連續劇,光是動用的配音演員就多達40餘人,完成後的廣播連續劇更是長達30磁帶時,以每盤磁帶1.5磁帶時計算,一套廣播劇就要20盤磁帶,換言之,一套廣播連續劇要80元這個價格對於廣播劇的傳播本身就是一個限制。
《白鹿原》廣播連續劇的製作成本高昂,盈利點在8000套左右,創下了天天暢聽的記錄,林為民還說要降低磁帶價格,小劉心裡的壓力可想而知。
“你不要有壓力。廣播劇的價格當然不能無止境的向盜版看齊,只是現在的利潤空間較大,所以才會進行這種調整。”
“我明白,這是從大局出發的考量。”
說完了《白鹿原》的廣播劇,林為民問道:“新辦公室適應的怎麼樣?”
國文社家屬樓完工,一樓門市都預留好了,天天暢聽一直沒有正經的辦公地點,經過這幾個月的折騰,也算是出了點成績,林為民跟程早春商量,將一戶門市撥給了天天暢聽作為辦公室。
當然了,租金要照市場價支付給社裡。
如今的天天暢聽,也算是脫離了創業時的艱辛,慢慢開始有公司的樣子了。
小劉這個“常務副部長”被社裡正式任命為天天暢聽的總經理,手底下已經有四個人,不過都是合同工。
至於版權運營部的事,現在已經不歸他管了,元旦剛過,社裡人事變動,版權運營部充實進去了三個人手,負責的依舊是林為民這個總編輯。
工作彙報的差不多了,小劉打算告辭。
林為民突然問道:“稿費打到賬上了吧?”
“阿萊的稿費已經打過去了,我跟他確認過,已經收到了。於華的還沒有,《活著》發行不滿三個月,還沒到賬期。”
“年底要發下去,差幾天也沒有關係。”
小劉點點頭,“是。”
按照林為民規劃的路徑,雖然才實施半年時間,但國文社的版權運營已經有了初步的成績。
天天暢聽成立半年,出品了三部廣播連續劇,營收了364.64萬元的營收,淨利潤78.86萬元。
這個數字對比國文社每年數億的營收額,當然很不起眼但天天暢聽畢竟只是個新生的傳媒公司,涉及到領域也是受眾較窄的領域,能夠在半年時間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剛才林為民提到稿費,天天暢聽半年時間出品了三部廣播連續劇,除了他本人的《懸崖》,還有於華的《活著》和阿萊的《塵埃落定》。
廣播連續劇的稿費執行的是版稅分成制,作家們不需要操心任何事情,就可以拿到10%的版稅。
廣播連續劇暢銷,於華能拿到3.12萬元,阿萊能拿到16.51萬元,對於他們來說,這筆稿費可算是意外之喜。
也因為阿萊拿到了第一筆廣播連續劇的稿費,關於國文社在搞的廣播連續劇,最近也在文壇成了一樁新聞。
不少在國文社出版過作品的作家都在偷偷聯絡編輯,詢問作品改編廣播劇的要求。
阿萊一筆稿費就拿了16萬多,後續還不知道有多少,這妥妥的又是一條致富之路,作家們也得吃五穀雜糧,如何能不上心呢?
可惜,國文社的編輯們對於廣播劇改編的事也知之不詳,去跟小劉打聽了一番,小劉給出的答案是,短時間內廣播連續劇改編的範圍還是以熱門為主。
這句話一下子就讓大部分作家的心涼了下去,他們的要是能暢銷,也不用盯著廣播劇改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