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天涯》的首輪公映堅持了七天,在這七天當中,這部來自大洋彼岸、沒有絲毫事前宣傳的電影爆發出了強大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讓這幾年門前日益冷清的電影院門口重新排起了長隊。

有些人為了看電影,不惜高價購買黃牛兜售的電影票。

但可惜,最終海淀方面還是因為燕京電影公司的壓力,在電影上映七天之後宣佈了電影下檔。

電影雖然下檔了,但所造成的影響是持續性的,七天時間僅海淀一個區的電影票房就超過了100萬元,如果《亡命天涯》真的能夠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上映,票房破億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事。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給燕京電影觀眾帶來的衝擊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亡命天涯》之前,老百姓們從未想過,電影還可以這麼拍。

如此驚險刺激的電影,讓很多觀眾第一次知道了特效,也讓原本就知道特效的觀眾瞭解了特效並非是國內電影、電視裡那些一看就很假的東西,真正好的特效是可以以假亂真的。

就衝著大銀幕上的這份特效,看這部電影也值了!

新的一週,燕京城內最火熱的話題便是剛剛下檔的米國電影《亡命天涯》。

很多單位裡,包括國文社的員工閒談之餘都不免談起這部電影。

因為放映範圍僅僅侷限於海淀一個區,電影票又非常緊張,很多人還沒來得及看就下檔了,這樣的情況不禁讓人扼腕。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電影圈的聲音開始逐漸出現在媒體上,其中大部分都是擔憂和謾罵的聲音。

“米國的影片佔領我們的市場,用中國的票款養肥外國的片商。”

這一類言論在電影圈內很有市場,尤其是在各家省級發行公司和電影製片廠的推波助瀾之下,讓很多電影界人士對此充滿了擔憂。

《戲劇電影報》專門刊登了一期專題《好萊塢大舉搶灘,國產片路在何方?》,立刻引發了全國各大媒體的熱烈討論。

一時之間,關於要不要引進外國電影、好萊塢電影的討論成為了國內文化界最熱門的新聞,很多人對於民族電影的未來表示悲觀,國內電影界短時間內竟呈現出一幅萬馬齊喑的景象來。

“這幫搞電影的,骨頭也太軟了。敵人還沒來呢,就慫這個樣子!”

馮曉剛看著雜誌,言語間充滿了不屑。

“要不說還得是馮導呢,您這格局……”

汪碩的挖苦毫不留情,馮曉剛被他的陰陽怪氣臊的有點不好意思。

“我那意思是不能這麼輕易服軟啊,得跟老米幹才行。”

林為民笑道:“曉剛這心氣兒沒毛病,不過你是不是忘了,你現在也是電影圈的人。”

馮曉剛更不好意思了,“林老師,您就別拿我開涮了。我算什麼電影圈的人啊?”

“怎麼不算?《永失我愛》好歹也要上映了,你現在可是正兒八經的電影導演!”

林為民越是這麼說馮曉剛越不好意思,他身上有一種來自於出身的自輕自賤,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會因為別人的輕視而憤怒,也會因自身的境遇而自怨自艾。

汪碩見他這樣,笑了起來,“伱啊,就別說了。你這麼誇他,比我陰陽怪氣的罵他還讓他難受呢!”

馮曉剛臉上露出幾分苦澀。

林為民大概能理解馮曉剛的這種感受,但他覺得,這更像是被汪碩等人PUA時間長了的應激反應。

今天晚上是好夢公司的試映活動,第一部電影即將上映,汪碩和馮曉剛叫了一幫朋友,專門在電影院放了一遍《永失我愛》,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看完了電影,大家回到好夢公司,討論著剛看完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