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覺得,如果放在舊社會,曲小偉這種人就屬於妥妥的敗家子。

也是每一個主角身邊必不可少的配角,沒有他的陪襯,如何顯得主角的英明神武呢?

「我打算開個書店。你也知道我的,其實我在寫作上的天賦還算不錯,可惜半途而廢了。咱怎麼著也算是半個文化人,開個書店,每天喝喝茶、看看書,哪怕賺的少點,我也高興。」

林為民看著曲小偉只覺得這廝頭頂突然頂上了四個閃閃發光的大字。

行業冥燈!

開書店在九十年代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生意,尤其是對於那些文藝青年來說,書店和咖啡廳一樣,都是他們夢想中賴以維持生計的理想手段。

但在九十年代之後,書店這個行當每況愈下,全國能活下來的書店十不存一二,那活下來的一二里,新華書店能佔了一半,剩下的也基本淪為教輔書批發書店。

「你……」

林為民一時之間沒想到措詞來打擊曲小偉,他想了想,決定換個方式,說道:「要不然你開個網咖吧!」

「網咖?」

面對這個新名詞,曲小偉一臉茫然。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全世界最早的網咖誕生於1994年的9月1日,地點在倫敦,名叫Cyberia。

在現在,網咖這種新生事物還尚未出現,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為這只是早晚的事。

最早的網咖Cyberia是由咖啡屋改來的,老闆的目標也僅僅是要開設一個裝著計算機且提供咖啡的房間專門提供給女性同胞用的。

Internetffe,這就是「網咖」的由來。

而「網咖」這個詞,是在網咖傳到中國並時興了幾年之後才出現的音譯詞,取自Internetbar。

「網際網路知道吧?前段時間中科院接入網際網路的訊息看到了吧?」林為民問道。

曲小偉點了點頭,「知道。」

「明年電信就會給普通民眾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了,到時候人們可以利用電腦與全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還可以在電腦上上傳和查詢各種資料。

網咖就是網路咖啡屋,說白了就跟遊戲廳差不多,只不過提供的服務不同。」

曲小偉恍然大悟,「明白了。網路咖啡屋,提供網路和咖啡。」

他興奮的拍起手來,「這個主意好啊!」

網際網路和電腦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絕對是時髦和高階的代名詞,更何況還有咖啡屋,這不就是曲小偉夢寐以求的生計嗎?

激動了片刻,曲小偉又冷靜了下來,「開這種店,得花不少錢吧?電腦一臺就得一兩萬!

林為民點點頭,「投入肯定小不了,不過這是新鮮事物,定價權在你自己手裡,一小時二三十塊錢也有人買單。」

「一小時二三十塊錢?」曲小偉驚叫出聲,他忍不住問道:「為民,你沒逗我吧?」

「信不信在你。反正路我已經給你指了,這生意做不做就看你了。」林為民說道。

網咖這生意,跟書店一樣,在後世2005年之後就進入了紅海市場,慘烈無比。

但跟書店不同的是,網咖剛誕生那幾年是真的賺錢,能暴富的那種。

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瀛海威的前身就是一家網咖,晚於瀛海威幾個月成立的滬上威蓋特在當時收費40元每小時,來體驗的民眾絡繹不絕。

要知道當時城市職工的平均月工資也不過500元,豬肉3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