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仲鍔推了推眼鏡,繼續道:「都說十二年是一輪,也是一紀,為民的成長也是肉眼可見的,天分依舊耀眼,但讓人更難忘的是他下筆的老辣和力道,相同的題材、相同的人物屬性,但江譽鏐這個人物卻寫出了與程蝶衣完全不同的味道。」

「程蝶衣的痴,有些一味集中於個體的命運,但江譽鏐的痴卻完美的將個人的命運與家國榮辱融合到了一起,可歌可泣,蕩氣迴腸!」

文學評論不在長篇大論,而在於精準,章仲鍔的評價便是如此,聽完了他對《南海十三郎》的評價,辦公室裡兩個小編輯忍不住鼓起了掌。

姚淑芝卻說道:「你們可別被這個老狐狸給忽悠了,他說了半天,也沒說誰好誰賴啊?」

眾人這才恍然,好像還真是這樣。

章仲鍔搖了搖頭,苦笑道:「你啊,記性還真是好。」

「好吧,我覺得《南海十三郎》略勝一籌,為民畢竟是成長了。」

他說完之後,佟鍾貴也附和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看《南海十三郎》有些跳脫了編輯的視角,而是站在一個創作者的角度,我覺得林老師在這部中所展現的創作技法和思維大巧不工,完全達到了返璞歸真的境界。

「呦呦呦!真不愧是你師父的好徒弟,這馬屁拍的,可惜啊,人不在!」姚淑芝調侃道。

佟鍾貴臉上露出幾分羞赧,「我這都是實話。」

「別聽她瞎說,小佟你講的很好,為民在這次的創作中有一種刪繁就簡、洗盡鉛華之感。」

賀啟智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辦公室門口,對佟鍾貴發出了聲援。

他說著話,走進了辦公室,笑道:「一進來就聽你們在討論為民這部,怎麼樣?除了小佟這個看法,大家的感受都可以說來聽聽,討論嘛,互證有無。」

鄒昌義說道:「其實我更喜歡《霸王別姬》,《南海十三郎》不是不好,但我覺得為民可能是成熟了,在創作上少了以前那股無法無天的勁兒,不夠過癮!」

「說到底還是少年意氣老章說的對,為民寫《霸王別姬》的時候多年輕啊,才剛滿二十。那個

時候,才氣畢露,擋都擋不住。

現在不同了,懂得藏拙了。

不過《南海十三郎》看似圓融和平和了,內裡卻依舊藏著鋒芒,得扒開了看才行。」

祝昌盛手捧著茶杯,不疾不徐的說道。

大家說完,賀啟智臉上的笑容更盛,「看來大家對《南海十三郎》這部的評價都非常高啊!

眾人預設的點了點頭。

賀啟智又道:「既然這樣,這部就發了,待遇跟以前一樣,頭條、大字號、一期發完,大家看可行嗎?」

林為民當主編時,大部分時間也跟賀啟智一樣,都很尊重同事們的意見,但遇到了意見不同的時候,他還是會以自己的想法為準,有時甚至是不顧反對,獨斷專行。

就比如發《平凡的世界》時,大部分同事都不贊同給予這部高待遇,有人甚至不同意發表這部,但林為民還是拍板發表了。

賀啟智比起林為民更加的平和,這種平和可以看做是民主,也可以看做是對編輯部的掌控力度不夠。

「我沒意見。」

「沒意見。」

「我同意!」

大家紛紛表了態,只有正在認真看著的柳蔭沒有發言,她煩悶的對賀啟智道:「你就不能等我看完再徵求意見!」

賀啟智笑呵呵道:「是我失誤,你注意到你還沒審完稿子,那你先看。」

面對這種場面,大家絲毫不以為意,早已經習慣了。

在《當代》,向來沒什麼上下級觀念,要說這種風氣的興起,還要從林為民這個總編輯說起。

當年他還是個小責編的時候,就跟蒙偉宰、覃朝陽沒大沒小,等他當了主編,同樣也沒有主編的官架子,編輯部的風氣便這樣一點一點的養成。

賀啟智走後,馬上也快下班了,大家不再討論的事,轉而討論起了JZ建房的事。

國文社的住房向來緊張,這些年來條件雖然有所改善,但也很有限。

這次社裡拿了一塊七千多平的地皮,據說要蓋五六棟七層樓的家屬樓,能蓋兩萬多平,不僅能夠輕輕鬆鬆解決以前的難題,更給以後進社的新人們提供了一個好的環境。

「現在的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啊!」祝昌盛感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