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全武不以為然道:「這有什麼的,米國這邊幾萬米刀一平米的房子都有。」

「那能一樣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張

大年神色認真道。

他這句話說完,大傢俱是陷入了沉默。

「行了行了,現在大家人在國外,就別操心國內的事了。」程丹青勸道。

「就是,就是。」黎全武也說道。程丹青問:「大年,你挑點提氣的事給大家說說!」

「提氣的事······」張大年思考了片刻,說道:「最近的應該就算是《霸王別姬》拿到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事了!」

一聊起這個話題,眾人也興奮了起來。

「《霸王別姬》確實給咱們中國人長臉!」

「電影你們都去看了嗎?票房都兩三億米刀了吧?」

黎全武說道:「《霸王別姬》的在米國暢銷了十年,話劇登陸百老匯的時候我們還去看過,場場爆滿,在米國的人氣絕對是一等一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程丹青卻表示反對,「要說《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意料之中的事,這話沒錯。畢竟林為民有《末代皇帝》在前,但電影票房這麼牛,絕對是各方面因素互相促進所造成的,有一定的巧合因素。」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多說幾句:「我印象最深的是從兩年前《一個都不能少》引進到米國來的時候,出版社的宣傳攻勢不小,我在好幾本文學雜誌和報紙上都看到了相關的資料和報道。」

「對對對,我想起來了。希望工程,林為民為了這事特地寫的,而且還捐了一千萬米刀。」

說到「一千萬米刀」,眾人的語氣充滿了驚歎。

他們身在米國這個資本主義的花花世界,自然知道錢有多難賺。

一個國內的作家,竟然隨手就捐了一千萬米刀,如何能不讓人驚歎。

「是啊!林為民的作品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引進到米國了,這些年其實銷量一直都很好,《霸王別姬》《套馬人》《情人》······還有話劇的加持。

但之前更多的還是作品紅,可自從那次的宣傳之後,我就感覺有點不太一樣了。

去年《理查德·耶茨文集》出版,又是一樣的宣傳策略,比上一次還要成功。米國的媒體完全把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名字聯絡在了一起。

一個鬱郁不得志、歲月蹉跎,一個天資縱橫、年少成名,這兩個人放在一起,不僅是強烈的對比,也充滿了戲劇張力。

我要是記者,也會喜歡寫這種報道,完全是戳中了大眾的興趣點。

我有時候跟米國人聊天,他們隨口都能叫出林為民的名字,而且對他的印象極佳,都說是偉大的文學家。」

黎全武說道:「米國人說話就是喜歡誇張!」

「也不能算是誇張吧?林為民光是米國的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就拿了兩回,還有龔古爾文學獎和斯特雷加文學獎,一般的作家可拿不到這些獎項,很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沒拿過這麼多獎!」

說話的是盧志芳,她對於林為民所獲得過的榮譽如數家珍。

當年《追風箏的人》在百老匯公演,林為民讓人送來門票,他們一群留學生都去看了。

也看到了外國觀眾對於林為民作品的狂熱追捧,很多人內心都充滿了與有榮焉的驕傲,以前對林為民的種種看不慣在這種心態下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欣賞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