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華有點鬱悶。

他寫的那篇評論發了,還是發在《燕京文學》這個重要文學刊物上。可是似乎沒什麼影響力,他在各個辦公室轉悠了兩天也沒見有同事討論,更沒有評論家發文章專門罵他。

跟佟鍾貴那篇文章發表之後的反應根本沒法比,這樣的結果不禁讓他有些挫敗。

把兩篇文章拿到一起翻來覆去的對比,他悲哀的發現,自己似乎還是保守了,他把文章討論的重點放在了《南海十三郎》這部上,本身就是一個戰略失誤。

半個月時間裡,在全國各大報刊雜誌上發表的關於《南海十三郎》的評論文章已經超過了20篇,其中幾乎所有文章都是在誇讚《南海十三郎》這部的,餘華的那篇文章放在其中,就顯得平平無奇了。

反倒是佟鍾貴那篇文章,後半段明顯跑題,卻憑藉著對林老師的無底線吹捧而產生了獨樹一幟的效果。

於華總結經驗教訓,心中不得不對佟鍾貴表示歎服。

小佟不當領導可惜了!

不過,馬屁拍都拍了,反響雖然小了一點,但也得讓林老師知道啊!

在於華正想著怎麼能「不經意」的讓林老師知道他這篇評論的時候,他的眼神突然被電視上的畫面死死的吸引住。.

「由程凱歌執導,林為民原著改編,燕京電影製片廠負責發行的國產電影《霸王別姬》,在昨天晚上洛杉磯舉行的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授獎大會上榮獲最佳外語片獎。

《霸王別姬》原著在海外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改編電影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是中國電影首次獲得此項榮譽。

在奧斯卡金像獎之前,《霸王別姬》還獲得了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洛杉磯影片人協會獎、米國電視電影金球獎等多項奧斯卡金像獎前哨獎·····.」

《霸王別姬》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了?

於華呆了半天,等新聞播完了才反應過來。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中國電影界眼裡最牛逼的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可隨著這些年改革開放,外面的資訊越來越多的被國內媒體報道,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米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已經逐漸成了國內電影人心中最具份量的電影獎項。

八十年代末期媒體還開始炒起了所謂「衝奧影片」的概念,實際上就是由電影局選送的影片而已。

幾年時間下來,不僅是媒體和電影人,連很多老百姓都已經被完全洗腦,將奧斯卡金像獎看作是與諾貝爾獎比肩的世界級獎項。

翌日一早,吃過早飯出了家門,路過書報攤,於華隨便掃了兩眼報紙。

果然,關於「《霸王別姬》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新聞已經成為各大報紙的頭條,這種頭條可比青春布老虎叢書的那些新聞報道重量級多了。

他翻了七份報紙,五份報紙把這個訊息放在了頭條,還有兩份報紙雖然沒放在頭條,但也是放在了頭版的重要位置。

這就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影響力啊!於華正感嘆著,賣報的大媽來了一句。

「你買不買啊?」「買!」

於華一出手,買了十幾份報紙,全都是報道了《霸王別姬》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報紙。

他拿著報紙到了國文社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林為民辦公室。

「林老師,恭喜恭喜!恭喜您啊!」

於華笑臉迎人,一摞報紙拍在林為民的辦公桌上,順便還「不小心」將那篇刊有他評論的《燕京文學》落在了林為民桌上。

林為民剛來辦公室,昨天晚上他就已經接到了徐楓從米國打來的電話,自徐楓的電話之後,他又陸續接

到了幾個恭喜的電話。

有剛退居二線的老滕的,燕影廠的成志古,甚至還有中影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