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不要搞個人崇拜嘛(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傑·斯特勞斯認同的點了點頭,也說道:“確實。在米國,好萊塢的影響力是恐怖的。但百老匯的影響力同樣巨大,而且最關鍵的是,百老匯對於知識分子的影響是獨一無二的,百老匯的觀眾和伱的讀者群體高度重合。”
羅傑·斯特勞斯這幾天格外的興奮,《理查德·耶茨文集》的熱銷固然是一方面原因。
又一場籤售會結束後,林為民半邊肩膀和手臂酸的要死。
“林,瞧瞧!”
“得了吧,一張電影票5米刀,1000萬觀影人次才5000萬米刀而已。”
這兩天,羅傑·斯特勞斯時不時的就要給林為民帶來兩份報紙或者雜誌,上面基本都是關於理查德·耶茨和他的報道或者評論,林為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更讓他激動和有成就感的是將理查德·耶茨這樣一位幾乎已經要湮滅在大眾視野中的優秀作家,重新帶回了公眾視野,並且達到了理查德·耶茨生前所沒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評論中林為民總體評論了理查德·耶茨創作的9部長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喬治·斯坦納是這篇評論文章所影響的眾多高階知識分子之一。
一旁的工作人員遞給他一瓶水,他正喝著,羅傑·斯特勞斯走到了林為民身邊。
這也就造就了米國影壇,每年兩個月時間的評獎奇觀。
將雜誌還給羅傑·斯特勞斯,他這時又說道:“林,你寫給《紐約書評》的那篇文章影響力很大,我覺得假如你以後不寫了,寫一寫文學評論說不定也能成為一代大家。”
跟喬治·斯坦納的彩虹屁比起來,羅傑·斯特勞斯的馬屁顯得生硬了一點,但林老師還是坦然接受了。
羅傑·斯特勞斯揮舞著手中的雜誌,有些興奮的說著。
最後,他還不忘在結尾替理查德·耶茨賣了一波慘。
林為民常年生活在中國,出現在米國的時間和次數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讀者對他的籤售會倍感珍惜,有些人甚至不遠數百公里驅車參加籤售會。
距離《理查德·耶茨》文集釋出會已經過去了十幾天時間,在文集上市的第一週裡,林為民幾乎都在配合著FSG出版社的各種文集的推介活動,釋出會、演講、朗讀會、採訪……
“我敢打賭,這部電影的票房不會低於1億米刀。”羅傑·斯特勞斯篤定的說道,表情透露著強烈的迷信色彩。
放在以前,羅傑·斯特勞斯很難想象一個外國的,尤其還是中國的作家竟然會在米國的讀者群體當中擁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
林為民來米國的第一週主要工作是《理查德·耶茨文集》的推介和宣傳,而第二週的主要工作則是自己的籤售會。
“又有什麼新奇的報道?”他笑著問道。
他接著又問道:“對了,《霸王別姬》的電影是在頒獎季之後上映吧?”
不少文學刊物搶著發表和出版理查德·耶茨的生前作品,在短時間內便形成了一股“理查德·耶茨風潮”,席捲了米國文學界和讀者群體,米國的讀者們終於見識到了理查德·耶茨的魅力。
《千與千尋》在米國的銷量已經逐漸逼近200萬冊,再加上這些年他所累積的讀者,每到一處,幾乎都是讀者摩肩擦踵的景象。
“不是報道,而是評論。喬治·斯坦納在《紐約客》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理查德·耶茨將繼續存在》,他在評論文章中稱讚了你寫給《紐約書評》的那篇評論。”
他感嘆之餘,聊起這件事,林為民理性的分析說道:“我想這跟我幾部作品被搬上百老匯的舞臺有莫大的關係。”
晚上,羅傑·斯特勞斯請林為民和幾位工作人員吃飯。
林為民接過雜誌,那是一本《紐約客》。
“……毫無疑問,林為民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評論家。他敏銳的發現了理查德·耶茨諸多作品的寶貴之處,在世人以先追捧併成就了這位被埋沒多年的作家。
“他在世時,作品長期遭到忽視。他去世後,名下的九本書悄然下架,完全消失在美國書店的書架上。
如果拿到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說不定五千萬米刀也不是什麼問題,再多他就不敢想了。
羅傑·斯特勞斯卻迷信的篤定《霸王別姬》的電影票房一定會創下佳績,對於他的這種迷信,林為民只能歸結為對自己的盲目推崇。
老羅這人什麼都好,就這一點不好。
不要搞個人崇拜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