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帶著片子參加電影節這件事,其實滬上電影節組委會還找過程凱歌。

可惜那時候《霸王別姬》剛得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著急上映,程凱歌也不太看得上滬上電影節的影響力,所以直接拒絕了。

那個時候滕金賢還沒找林為民當評委,要不然說不定還可以商量商量。

一般的國際電影節,都要求參賽電影必須是首映。

但滬上國際電影節因為是初創,無論是片源質量還是數量都沒辦法跟那些成名已久的電影節相提並論,所以自然要放低一些要求,只要求參賽電影必須是華語世界首映。

確定了江文將攜《陽光燦爛的日子》參加滬上國際電影節,林為民給組委會打電話告訴了他們這個好訊息。

吳貽功得到這個訊息喜出望外,《陽光燦爛的日子》剛剛在威尼斯得了銀獅獎,雖然有拾人牙慧之嫌,但滬上國際電影節畢竟是草創,如果這部片子能來參加滬上國際電影節,無疑是給電影節壯了一把聲勢。

吳貽功在電話裡對林為民好一通感謝,然後又按照林為民給的聯絡方式去聯絡江文。

九月下旬,於華家孩子滿月,林為民抽空帶著陶慧敏和小豆包去參加了滿月酒。

於華和程虹在燕京基本沒什麼親戚,來的都是朋友、同事,很多都是熟人,氣氛熱烈融洽。

小豆包現在剛剛會走路、說話,看什麼都好奇,尤其是看到程虹懷裡抱著的那個小不點兒,就更感興趣了,一直跟在程虹屁股後面。

“姨姨,看弟弟!”

程虹蹲下來,笑著將襁褓開啟,“你看看吧。”

小豆包圍著小不點兒剛看了兩眼,小不點兒就哇哇的哭了起來,把小豆包嚇得躲進了陶慧敏的懷裡。

“媽媽,弟弟哭了!”

“是啊,可能是餓了吧,你不是也這樣嗎?”

“豆包沒哭。”

“昨天晚上你還因為沒給你奶喝哭了。”

小豆包歪了歪腦袋,這樣的對話對她來說還是複雜了一點,她聽不懂了就鑽進陶慧敏懷裡,撒嬌道:“媽媽!”

程虹在喂孩子的時候,於華正陪著眾多客人。

他今天春風得意,低聲對林為民說道:“林老師,之前給您看的那部,我已經寫完了。”

林為民聞言點了點頭,“這麼快?效率不錯啊!”

“這都是向您學習嘛!”於華得意道。

寫完了,兒子也生了,於華揚眉吐氣,他迫不及待的拿給林為民炫耀。

《許三觀賣血記》。

靈感來自於當年於華和林為民、石鐵生二人在南禮士路公園的一次閒逛。

那年於華還在國立文學院學習,林為民請他和石鐵生去了烤肉宛吃烤肉。

從烤肉宛出來,幾人吃的太多,走進了南禮士路公園。

公園裡散落著一頂頂破舊的帳篷,那是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陪孩子們看病的家長。

他們不捨得住招待所,所以只能住進帳篷裡。

八十年代的帳篷,沒有後世那種五顏六色的露營帳篷,清一色的軍綠色,顏色褪去軍綠色變得斑駁、破舊,有一種破碎感。

於華當時蹲在那裡和帳篷口愁容滿面的男人聊了好長時間。

如今,他終於將當年的感動寫進了書裡,對這部新作品滿意的不能再滿意。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