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早搬了,現在住亞運村那邊,今天過來陪我媽吃頓飯。”

“有孝心。”

寒暄了幾句,李成儒邀請林為民去家裡吃點飯,林為民以吃過了晚飯為由拒絕了他的邀請。

李成儒便又從自己那輛虎頭奔的後備箱裡拿出一盒雪茄,“好幾年沒見面您不吃飯,那這東西總得收吧。古巴的雪茄,味道特醇,我身邊的人抽了都說好,您嚐嚐。”

“不用不用,我也不抽雪茄。”

“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您是壯壯的長輩,就是我的長輩,這東西您得收著。”

李成儒好說歹說讓林為民收下了東西,他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又說道:“之前不知道您家老人住在這,這回知道了,回頭我讓我爸媽過來串串門,陪二老解解悶。”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

對李成儒道了聲謝,二人各自上車離去。

回到家中林為民將那盒雪茄拿進屋,陶慧敏問道:“你也不抽,從哪弄的這東西?”

林為民便將剛才碰見李成儒的事說了一遍,陶慧敏問:“就是那個‘三李’?”

“是他,西單特別特就是他開的。”

西單特別特服裝商城就是李成儒的產業,剛開業時因為招聘的導購員個頂個兒的漂亮賽空姐,在燕京城名聲大噪。

最高峰時一天營業額超過50萬人民幣,成就了李成儒“燕京三李”的名聲。

“我記得他跟壯壯還是同學吧?”

“嗯,都是業餘表演班的。”

“這人,還挺講禮數的。”

李成儒的做法雖然有點暴發戶的嫌疑,但禮多人不怪,總不是件壞事,以後找個機會肯定要還一下。

又過了幾天,林為民主動跟社裡簽了一份出版合同,是《千與千尋》的。

《千與千尋》從六月份連載至今已經七期,等到下個月就是連載的最後一期。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連載,這部在國內兒童文學領域的名氣已經徹底開啟,被眾多評論家譽為“近三十年來國內兒童文學領域最傑出的作品”,同時也在全國無數少年兒童當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兒童時代》因為這部的連載,銷量由早前的40萬份每期一躍達到了270萬份。

93年一月號是《千與千尋》的最後一期,預計打破300萬份的銷量並非難事。

這個數字,不僅打破了《兒童時代》的銷量記錄,同樣也打破了國內兒童文學刊物的銷量記錄,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也很有可能後無來者的記錄。

在1992年的下半年,無數中國孩子做了一個瑰麗無比的夢,《千與千尋》註定成為他們美好童年回憶中不可磨滅的組成部分。

眼下已經過了十二月中旬,距離最後一期連載《千與千尋》的《兒童時代》發行上市還有半個多月時間,這個時候籌備《千與千尋》單行本的編審工作,時間剛剛好。

到時候單行本趕在年前上市,必定會成為收割小學僧壓歲錢的大殺器。

“彩印、必須是彩印。”

“插畫必須要精美,各個角色的形象伱讓人先畫出來,我再提意見。”

“成本高了沒關係,定價高一點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