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捏著電話,他瞬間便想到了電話那頭的林為民。

“中米兩國偉大作家的世紀友誼”。

羅傑·斯特勞斯不愧是營銷鬼才,轉瞬之間便想到了一個充滿創意的宣傳點。

他打算利用林為民和理查德·耶茨的交往經歷和理查德·耶茨在生命最後向林為民“託孤”這件事作為賣點,來推動理查德·耶茨文集的銷售工作。

林為民聽完羅傑·斯特勞斯的想法沉吟良久,想了好長時間,最後說道:“有這樣的宣傳點,文集就能暢銷嗎?”

“不一定暢銷,但以我的經驗熱賣一段時間肯定沒問題,而且肯定超過理查德·耶茨以往作品的銷量。”

“好吧,那就按你說的來。”

羅傑·斯特勞斯畢竟擔了風險,現在既然想出了辦法,又是誠心幫忙,自己再矯情就有點不合適了。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林為民接到人藝的電話,說於是之要退休了,打算給他辦個歡送宴。

林為民有些恍然,一晃於是之都要退休了。

第二天傍晚,林為民來到人藝。

歡送宴是在人藝食堂辦的,這是於是之的要求。

自85年以後,原本如火如荼的話劇市場開始走下坡路,幾年時間便一蹶不振。

這幾年全國的話劇團的日子都不好過,燕京人藝作為國內話劇界的門面效益還算可以。

畢竟有那麼多的經典劇目,始終可以吸引一批死忠觀眾。

但這種效益面對日益發展壯大的市場經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原來人藝的演員們每個月有工資拿,有演出補貼拿,時不時還要去外地、甚至是外國交流演出一下,收入不菲,說出去也很體面。

可這兩年不行了,物價飛漲,很多人下海做生意發了家,很多單位的工資也出現了跨越式的增長。

人藝這種單位在這方面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工資還能勉強跟得上社會發展,但演出補貼卻聊勝於無,兩相比較,相當於收入銳減。

以至於人藝不少演員耐不住清貧,或是停薪留職或是請長假,脫離了劇院,徹底投入了電視劇的懷抱。

這幾年國內的電視劇行業有了長足發展,對於很多演員來說,來錢快,出名快比演話劇可強多了。

今天的歡送宴辦的很簡樸。

林為民到了這裡,便被請到了於是之他們那一桌。

雖然林為民並沒有人藝的編制,但多年來為人藝創作了多部經典話劇,早已是“功勳級”的編劇,要論歷史地位的話,僅在“建院三老”之下,跟歐陽山尊他們這一批人是一個級別的。

於是之當了人藝多年的第一副院長,如今終於功成身退,不過雖然卸下了身上的行政職務,但演員這層身份他還沒放下,以後還可以在人藝發揮餘熱。

人藝的新任第一副院長叫劉錦雲,經常協助萬先生寫劇本,林為民自然熟悉他,不需要介紹。

“一個多月前,我帶著錦雲去燕京醫院拜見了一下萬先生,徵得他老人家的同意,由錦雲出任人藝的第一副院長。”

自人藝成立以來,只有一任院長,就是萬先生。

哪怕近些年來萬先生已經不理俗務,但出於尊重,院長的頭銜仍舊掛在萬先生的身上。

人藝只有第一副院長,當然了,這個第一副院長跟院長的職權並無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