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不得諾獎,是獎項的損失(第2/3頁)
章節報錯
事情談成了。
上面答應國文社可以開外匯賬戶,海外版權收入留存20%。
林春暉買《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的版權費是16萬米刀,這麼說來光是這一筆收入,國文社就能留下3.2萬米刀,快頂國文社三年的外匯額度了。
程早春的喜悅是可以理解的,林為民卻催促道:“趕緊讓老宋帶著檔案去銀行,先開戶頭把錢存上,省得夜長夢多。”
老宋是社裡的財務處處長。
“有道理,有道理,伱提醒的對,明天就讓他抓緊時間去辦。”
外匯的事情搞定,程早春誇獎道:“為民啊看來這次我們出版《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是一個完全正確的決定。”
林為民見老同志又有些飄飄然,忍不住打擊道:“別想的太美,充其量能賣出去幾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而已,估計也就是幾十萬米刀而已。”
程早春卻絲毫沒有被打擊到的沮喪,“幾十萬米刀還不夠多?我們國文社能留下十萬、八萬米刀,以後做什麼事都方便,哪怕是上馬電腦印刷裝置也指日可待了。”
老同志說起胡話來邊兒都沒了,當初新華印刷廠上馬電腦印刷裝置可是花了上百萬米刀,廠長差點連褲衩都跑掉了。
以國文社的實力,猴年馬月才能如願。
儘管林為民沒說話,但程早春怎麼會看不明白他的眼神,他笑的慈眉善目。
“這不是還有你嗎?”
林為民:……
《世界文學名著文庫》還沒出版就賣了版權,不管怎麼說,對於國文社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這幾天社裡的氣氛一片歡樂。
這天上午,林為民正審著書稿呢,就見於華獐頭鼠目的在門口探頭探腦。
“要進就進,鬼鬼祟祟的幹什麼?”
於華這才進來,他手裡拿著一份刊物,臉上的表情微妙。
“林老師,有份刊物,我覺得您得看看。”
“刊物?批評社裡出版的作品了?”
於華沒說話,將刊物遞給了林為民。
原來是《南都週末》。
《南都週末》是由南都報業傳媒集團於1984年創辦的週刊。
90年開始,“大特寫”式的報告文學開始風靡國內文壇,這種由中國作家獨創的創作形式在短時間內便吸引了大量讀者的注意,作者們常常用“A市”、“B省”之類的稱呼來描繪一個模糊的地名,連報告的主人公都採用化名。
《南都週末》便是這種新穎文體最大的受益者,這兩年時間憑藉著“長篇連載”、“大特寫”、“獨創的版式”這三件法寶,《南都週末》在國內報刊界混的風生水起,風頭一時無兩。
林為民身在出版界,對於《南都週末》的崛起自然瞭解,但卻非常不齒。
凡是看過他們玩弄的那種模糊“地名”、“人名”的所謂“報告文學”,都很清楚其中的含“水”量。
這個水不是網文作者的水,網文作者水,至少還有點良心,用的是自來水,可《南都週末》用的水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核汙水”。
把一件子虛烏有的事描繪的活靈活現,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深知是憑空想象、憑空捏造,當真是開局一支筆,剩下全靠編,這就是所謂的“大特寫”報告文學。
林為民對《南都週末》毫無好感,他也不清楚於華拿來這份刊物的目的是什麼,但他只看了一眼,就立馬看到了跟自己有關的資訊。
《林為民:不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獎項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