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逼格不高啊(第1/3頁)
章節報錯
文華影視要拍國產大片,自己肯定是沒有那麼多資金的,國文社能拆借一部分,但也不可能提供全部資金,那對國文社來說也是巨大的壓力。
拍電影是高風險投資,對於任何一家制片公司來說,完全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都是一個非常冒險的決定。
尋找商業夥伴共同分擔風險,才是成熟的商業行為。
尤其是這些年國內的電影市場持續低迷,連好萊塢大片在國內市場上也極少能做到票房破億,文華影視要投資8000萬資金投資一部國產大片,風險不可謂不大。
而至於林為民為什麼會答應田從明這個請求,除了有田從明的那個“不白拍”的待遇,還在於林為民為文華影視定下的規劃。
九十年代是國產電影的至暗時刻,整個行業在盜版和外國同行的不斷絞殺之中不斷萎縮,艱難前行。
林為民既然為國文社開闢了一條影視化的道路,就希望能夠對中國電影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
這無所謂理想抱負,更談不上穿越者的情懷,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你想要發展,做大做強成為行業內的領頭羊,那麼就必然要承擔這樣一種責任和使命。
面對好萊塢大片對於國內電影市場的侵佔,國內的影視行業是避無可避的。
就像田從明說的那樣,能避到哪裡去?
總不可能將電影市場拱手相讓吧?
原本林為民想的是至少應該讓文華影視成長個兩年時間,積累一些底蘊,國內經濟條件發展的再好一點的時候再討論大片的問題。
但現在既然田從明有這個迫切的需要,提前一點也沒什麼關係。
在中國這個地方,沒有什麼比“官”字更管用的了。
田從明想讓文華影視給中國電影提振一下士氣,那麼就要拿出一點鼓勵措施嘛!
田從明的鼓勵措施有兩項,就是所謂的“不白拍”。
其一,《英雄》上映會有政府包場,田從明連名頭都想好了,就叫“香江迴歸獻禮片”,一個政府包場,保底至少3000萬票房。
其二,這個才是林為民最看中的,只要《英雄》能夠順利製作完成併發行,文華影視就將獲得國內民營企業的第一塊電影發行牌照。
電影發行牌照,是發行公司才會有的東西,以前都是國內各級電影發行公司和製片廠的專利。
電影發行都是要按照票房給發行公司、製片廠分成的,如今國內的發行普遍分成是票房總額的17%。
這可是一筆不菲的費用,若文華影視能把這塊蛋糕握在自己手裡,那麼公司會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不僅可以自己出品電影,更可以發行別的影視公司的電影。
同時自己公司出品的電影,也省下了一筆發行費用。
有了這兩個條件,林為民沒理由不答應田從明的請求。
哪怕《英雄》的投資高了一點,風險大了一點,反正可以分擔壓力,問題不大。
分擔壓力的人選林為民都已經找好了。
哥倫比亞影業、邁克爾·菲利普斯的膠片影業、燕影廠再加上中影。
但林為民不知道徐楓怎麼知道了文華要拍國產大片的訊息,特意跑到了燕京找到他,希望可以參投電影。
“你在文華又不是沒有股份,何必再投資呢?”林為民說道。
“那不一樣。我在文華只是小股東,這兩岸三地的人有幾個人知道我在文華有股份?但湯臣就不一樣了,這是我經營了十幾年的公司。
湯臣這個名字出現在出品單位一欄裡,這就是實力的體現。”
徐楓說著,又忍不住訴起了這回被程凱歌坑的好慘。
“人家也有給你賺錢的時候。”林為民調侃道,“伱老公去年還在陸家嘴拿了塊地,那塊地方以後可是大有可為,你還差錢?”
“電影賺錢那不是因為您嘛!您瞧瞧,現在離了您,這不給打回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