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大宅門》(第2/3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林為民又充分論證他這項過硬的基本素質。
又過了兩日,《宰相劉羅鍋》在央視播出。
播出當日,收視率不俗,之後一路走高,最高收視率達到了28%,成為繼《花季雨季》後央視今年又一部突破20%收視率的熱播劇。
電視劇央視首播取得了高收視,在觀眾當中的口碑也十分出色,引發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
飾演劉墉的李保田,飾演乾隆的張國立,飾演和珅的王剛,皆因為這部劇而聲名大噪。
三人此前在國內影視圈都有些名聲,特別是李保田,比張國立和王剛要出名的多,人家演的可是章藝謀的電影。
但90年代電視劇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電影,一部成功的電視劇在廣大人民群眾當中所引發的影響力要遠大於電影,也更深入人心。
《宰相劉羅鍋》的成功,一舉捧紅了三位男演員,也讓文誠影視賺的盆滿缽滿。
電視劇總投資260萬元,但央視給出的採購價格是每集9萬元,《宰相劉羅鍋》劇集長度是40集,光是首輪賣給央視的版權費用就有360萬元,盈利100萬元。
在電視劇播到中間階段的時候,前來文誠影視詢問購買二輪播出版權的電視臺就絡繹不絕。
截止電視劇播出完畢,《宰相劉羅鍋》已經賣出了12家各級電視臺的播出版權,僅這一部電視劇,就為文誠影視貢獻了2200萬的營收。
總經理海晏最近情緒十分亢奮,年初《花季雨季》在央視播出,創下了超過50%的最高收視率。
首輪播出後,二輪播出版權被全國各地電視臺集體搶購,賣出了2400萬元。
不到半年時間,《花季雨季》的版權收入已經達到了3880萬元。
加上《宰相劉羅鍋》的2200萬元,再加上文誠影視其他劇集零零碎碎的版權銷售,這菜上半年,文誠影視的營收已經達到了6000餘萬元。
雖然現在的資訊交流不暢,但海晏非常確定,以文誠影視的營收,足以穩坐國內電視劇製作領域帶頭大哥的寶座。
距離公曆新年還有近七個月時間,文誠影視今年還會有一部《笑傲江湖》播出,只要電視劇表現正常,公司營收應該還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漲幅。
海晏甚至已經給文誠影視定下了明年的目標:營收破億。
有去年和今年打下的底子,這個目標看上去並不困難。
海晏正盤算著公司明年的計劃的時候,他接到了林為民的電話,說是章藝謀有個熟人想拉投資,晚上一起吃頓飯。
傍晚六點多,海晏開著一輛桑塔納,車子停在豐澤園門口,這裡就是今晚吃飯的地方。
他來了沒一會兒,林為民和張藝謀便到了,另外還有一位看起來五六十歲的老同志。
章藝謀介紹道:“林老師,海總,這位是郭寶昌郭導。”
幾人握手寒暄落座,點好了菜,閒聊了起來。
提起郭寶昌的名字,後世有些人可能不太瞭解,但《大宅門》這個名字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陌生,郭寶昌正是電視劇《大宅門》的導演。
《大宅門》寫的是百草堂白家的百年興衰史,電視劇中的白家實際上是現實生活中的燕京樂家,而百草堂的原型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同仁堂。
電視劇中的抱狗丫頭,後來成了白景琦的姨太太的香秀正是現實中郭寶昌的養母。
郭寶昌自青年時期便有將樂家和同仁堂的歷史搬上熒幕的打算,多次創作《大宅門》的劇本,可劇本卻多次被毀,一直到他年過五旬,這部命運多舛的劇本才終於誕生。
此後幾年郭寶昌為了能夠順利拍攝《大宅門》到處拉投資,好不容易在去年拉到了投資,《大宅門》電視劇正式開拍。
1982年,燕影78級的幾位畢業生被分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那個時候郭寶昌正在廣西電影製片廠擔任藝術總監一職,在他的大力扶植下,章藝謀和陳凱歌等幾個初出茅廬的學生才有機會組成了一個青年攝製班,拍出了《一個和八個》、《黃土地》這兩部作品。
因為這份知遇之恩和共同戰鬥的經歷,郭寶昌與章藝謀、程凱歌他們幾位第五代導演都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去年《大宅門》開拍,郭寶昌多年夙願實現,特地組織了一場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