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方面的抗洪救災工作早已開啟,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頂在了抗洪第一線,電視和報紙上的各種新聞報道看得人揪心不已,全中國人民的心都被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牽動著。

根據政府方面的初步統計,包括受災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四省,全國多個省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超過1億人,死亡數百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幾十萬人流離失所。

未來如果洪災繼續蔓延,損失將會越來越大。

六月末的最後一天國文社開大會,主題只有一個——抗洪救災。

對於身在燕京的國文社來說,他們能做的事並不多,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捐錢。

林為民敲著桌子,“都說說吧,捐多少?”

他的話說完,大家互相看了看,沒人說話,這個時候說少了遭人罵,說多了有滿嘴跑火車的嫌疑。

“都不說話?好,那我說了。”林為民見大家都不說話,主動開口,“社裡捐1500萬吧!職工們不作要求,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本著自願原則。”

他是一社之主,有他一錘定音,眾人沒有任何異議。

“好,那就這麼辦。大家回去動員職工們捐款,今天下班之前這件事要落實,不管職工們捐多少,我給湊到3000萬,儘快送到災區去。”

他的話一說完,會議室裡頓時炸開了鍋。

好傢伙,社長這一出手,就是一千多萬啊!

國文社家大業大才捐1500萬,職工們能捐幾個錢?剩下的錢還不都得社長包圓?這可是一千多萬啊!

可大家仔細想想,國文社好像還真不一定有社長有錢,事情一下子就合理了。

壕氣!

真壕氣!

“趕緊去辦正事去,在這瞎耽誤什麼功夫?”

見眾人嘴上說個不停,林為民開始攆人。

過了沒一會兒的功夫,為抗洪救災捐款的訊息就傳遍了國文社,與此同時,林社長豪捐一千多萬的訊息也順勢登頂了國文社今日熱門新聞top1。

不過國文社這幫人八卦歸八卦,關鍵時刻還是有點覺悟的,各部門領導回去宣佈了募捐之後,大家紛紛踴躍捐款。

連班都不上了,直接蹬著腳踏車、踹著摩托車回家取存摺,合理摸魚。

截止下午5點,國文社全體職工共募集捐款1085727元。

國文社、通文社、文華影視、文誠影視、天天暢聽、國民文學印刷廠……

國文社及下屬各單位的職工總數超過了1500人,算上退休職工還不到2000人,108萬善款平均下來,每個職工的捐款數額接近700塊錢,這個數字已經比很多職工一個月的工資都要多了。

單位捐1500萬,職工們捐了108萬,林為民說要湊夠3000萬元,還差1400萬左右,全都得他一個人補齊。

這天晚上,本應該是下班的時間,可中國銀行燕京分行卻亮著燈。

國文社對接了受災最嚴重的四個省份的政府,國文社的這3000萬捐款將會被平均分成四份,直接匯到各省省政府的賬戶上作為抗洪救災專項資金使用。

燕京分行忙著對接各省銀行和政府人員,林為民這邊也忙著接各省打來的感謝電話。

國文社的捐款對於這些省份來說是一場及時雨,雖然這些錢對於災情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關鍵是開了一個好頭,也對抗洪救災宣傳工作起到了積極效果。

除了各省的電話,第二天林為民又接到了宣傳和民政等幾個部門領導的表揚電話。

洪災發生至今,國內的募捐賑災工作才剛剛啟動不長時間,各地無論是募捐規模,還是募捐數量都不太大,國文社的這筆捐款成為了迄今為止最大數目的一筆捐款。

這天晚上,關於“國文社向受洪災影響省份捐款3000萬人民幣”的新聞出現在了《新聞聯播》欄目中,引起了全國電視觀眾的注意。

翌日,《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經濟日報》等多家紙媒也相繼報道了這則新聞,之後的幾天,這則新聞熱度居高不下,電視、報紙、網際網路論壇……

七月到來,洪災愈演愈烈,國文社的3000萬捐款為國內抗洪救災募捐活動打響了一聲發令槍,各地的募捐活動不斷興起,全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紛紛響應。

天災面前人心齊,泰山移。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