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拆到自己家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1999年1月的第一期《當代》上刊載了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
這部貫穿了從抗日戰爭到改革開放前長達四十年的歷史,講述了主角梁必達、陳墨涵等人從紅軍時期,一路走過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嗡嗡嗡等各個歷史時期,歷史縱深感強烈,極具現實意義氛圍,整部的氣質磅礴大氣。
發表了一個月時間,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好評,在評論界的反響也很優秀,稱得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軍旅題材作品。
但的缺點也很明顯,人物臉譜化嚴重,文字美感不足。
當然了,瑕不掩瑜,每一部作品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作品。
林為民放下了手中的《當代》,給自己泡了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前面兩個月他忙的夠嗆,最近總算是可以喘口氣了。
《歷史的天空》的發表在文學界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當代》1月份的銷量也因此出現了一個小高峰。接下來的3月份,林為民的新上部也將在《當代》發出,今年上半年《當代》的銷量不用愁了。
說起來,新的上部他已經寫完有段時間了,可下部卻遲遲沒有動筆,最近實在是忙的不像話,根本沒時間靜下心來寫作。
林為民思想著,現在集團都成立了,他現在是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國文社社長這個位置也不能總佔著。還有不到半年,老程也要退休了。
社長、總編輯,兩個位置對於國文社來說都至關重要,不能同時換人,等老程先退了再說吧。
辦公室內的光線逐漸暗下來,外面天色已經黑了,林為民恍然清醒過來。
他抬手看了看錶,不知不覺,摸了兩個小時的魚。
下班了,回家。
車子繞著二環走了半圈,停在京華博物館門前。
旁邊的大工地現在依舊能看到燈光,從去年五一動工到現在,博物館二期和圖書館的主體工程已經封頂了,今年二次結構和外牆立面做完了,但距離完工還有很長的時間。
給排水、暖通空調、強弱電、裝置除錯、室外景觀綠化、道路……明年下半年能完工就算是快的了。
巨大的建築隱沒在黑暗中,只餘下龐然大物的影子林為民心中生出踏實感。
他花了2個多億造了這麼大的傢伙,國文集團的總部以後會比這裡大上好幾倍。
有得等了!
回到家中,晚飯已經準備好了,吃過飯之後,陶慧敏交給他一份檔案。
“這什麼呀?”
“拆遷通知,咱家東三環那片兒有三套房子要拆了。”
林為民翻看著公告檔案,這地方看著眼熟,不正是前段時間他伸手在東三環劃拉的那片兒嗎?
拆遷拆到自己家了!
“我怎麼不記著這片兒還有房子來著?”
“你能記著什麼?”陶慧敏沒好氣的說道。
“記著的多了。團結湖那房子我就記著,咱那時候……”
林為民眉飛色舞。
陶慧敏急的啪的一下打在他的肩上,“當著孩子的面,瞎說什麼呢?”
過了這個年林老師都四十了,也就過過嘴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