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這1000萬,花的真值!(第2/3頁)
章節報錯
電影《有話好好說》斬獲了超過6000萬票房;
《紅豆漫畫》刊登漫畫版《千與千尋》累計銷量超過5000萬份
……
經過四年的發展,國文社的全版權運營計劃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不光是為廣大的作家朋友帶來了不菲的收入和知名度,也為國文社的發展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止到1997年年末,國文社的年度營收已經超過了14億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去年一整年,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總票房收入是11億元,還沒有國文社一家單位的營收高。
14億這個數字在全國出版行業沒有任何對手,把目光擴充套件到文化產業,也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存在。
哪怕是放到全國的企業界當中,這仍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國文社正在成為中國文化界的龐然大物。
林為民放下手中的《經濟日報》,“這些報紙,真是唯恐天下不亂,生怕別人不知道我們國文社的家底兒。”
國文社成為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試點單位,在民間的反響並不算多大,但在政界和新聞界看來顯然是一件關係到共和國發展程序的大事。
所以這個訊息出來以後,國內的諸多媒體也把報道的目光對準了國文社。
這次的報道不同於以前媒體對於國文社各種市場行為的報道,有種屠戶對準了帶毛豬琢磨著從哪下刀的虎視眈眈,讓人十分不好受。
“你這個就叫得了便宜還賣乖!別人都是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才改,你們國文社發展的這麼好,上面還能同意讓你們改制,伱就偷著樂吧!”
楊偉光跟林為民坐在一起,聽他這麼說,便調侃了兩句。
“不改怎麼辦?我們可比不了你們央視,一年光收廣告費就十幾二十億,一個標王一兩個億。”
楊偉光指著他笑道:“你這張嘴啊,什麼時候都不吃虧。”
林為民正色說道:“一時的發展不代表什麼,國文社這幾年的成功更多的是因為過去的積累,在大家都沒有適應市場的時候,我們提前適應了市場,所以才有了豐厚的回報。可等到以後大家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的時候,情況就不會這麼樂觀了,所以說,晚改不如早改。”
“難怪朱領導總是誇你,這覺悟確實不一般。”
到九月中旬,肆虐了三個月的大洪水終於漸漸過去了。
今天是9月19日,全國Z協辦公廳、民政部、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舉行了名為“同舟共濟、重建家園”的義演晚會。
林為民受邀出席這會他跟一群人在候場,楊偉光就坐在他旁邊。
晚上七點多,晚會正式開始。
一曲激昂的京劇聯唱《同舟共濟、重建家園》拉開了義演晚會的帷幕,83歲高齡的袁世海與杜近芳、馬長禮等眾多京劇名家走上了舞臺。
這臺晚會本身就是Z協文藝界、書畫界委員們為了貫徹“繼續開展捐款捐物,支援災區重建”的精神特意組織籌辦的,所以今天登臺的絕大多數演員也都是全國Z協委員,整臺晚會以京劇為主,歌曲、相聲貫穿其中。
跟一個多月前的“98抗洪賑災義演晚會”相比,內容比較老派。
林為民之所以出席這場晚會,主要是因為晚會搞的是義演義捐,前幾天主辦方請他給晚會捐點東西,他又不是書法家、畫家,沒什麼墨寶畫作捐獻,想來想去,他把《霸王別姬》的手稿拿出來了。
東西都捐了,人肯定得到現場,到時候得去站臺啊!
剛表演了兩個節目,募捐活動就開始了,既然是義演義捐,肯定不能光是企業上來就掏錢,晚會現場文藝界、書畫界的名家們捐贈了諸多作品,然後由在場企業認捐。
啟功、趙樸初、白雪石、王成喜、劉炳森、歐陽中石、李鐸、韓美林……
諸多名家的作品亮相,跟後世那些慈善義演拍賣明星私人物品比起來,今天晚會要良心多了這些作品再過些年至少還值些錢,有的企業說不定還賺了。
晚會進行到一半,認捐金額已經達到了1.1億元,其中認捐金額最高的作品是啟功現場揮毫潑墨的一幅書法作品,創下了800萬元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