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讓更多人看到(第1/3頁)
章節報錯
昊海樓是個好地方,特別是它二樓售書廳的那一角。
一排長條桌,百十把摺疊椅,在略顯熙攘的圖書大樓裡構成了一個有幾分舒適,充滿了文氣的世外桃源。
見面會、茶話會、討論會三天兩頭就在這裡舉辦,作者、譯者、編者都可以在這裡見到。
比起那些正襟危坐的作品研討會,這些小會議更帶有家常性質,圍桌而坐清茶一杯,讀者可以隨意提問,發言也大都是談心式的話語,因而來得更為輕鬆和溫馨。
今天的見面會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兩位作家的身份,一位是縱橫文壇近二十年未嘗一敗、早已蜚聲國際的大作家林為民,一位是出身灣島初出茅廬卻廣受歡迎的新世代青年作家痞子蔡。
兩人的身份、地位迥然不同,這種差異在交流過程中體現的也很明顯。
林老師雖然已經是“舊人”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都說男人四十一枝花,他正值一個男人一生之中的黃金時代,面對在場的讀者和記者侃侃而談,風度翩翩,把在場的小姑娘們迷的神魂顛倒、五迷三道的。
至於在場的男同胞們,除了佩服與羨慕,嫉妒也是在所難免的。
見面會的最後一項活動是替讀者們簽名,今天來的讀者不多,都是燕京各大高校的學子,每個人替同學帶兩三本書,不到二十分鐘也簽完了。
讀者們漸漸散去,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痞子蔡卻走過來掏出了幾本書。
“林老師,能麻煩您幫我籤幾個名字嗎?”
林為民瞧了一眼痞子蔡手上的書,竟然是幾本他在灣島出版的書。
林為民的作品最早曾由林白出版社引進到灣島過,那時是85年,由香江三聯書店的總經理潘耀明作為中間人,當時林白出版社引進的是大陸作家的作品合集,反響還算不錯。
但真正反響大的是郭峰的新地出版社於1989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大陸作家叢刊》,這套叢書在灣島島內造成的轟動性很大,許多大陸作家因此被灣島讀者所熟知。
是系列叢書,最初兩年時間引進了二十多位大陸作家的作品,一直是按照作品型別分卷出版,如經典文學卷、女作家文學卷、少數民族文學卷、詩歌卷、散文卷、短篇卷、文學論評卷等。
89年郭峰前來國文社,尋求將林為民的作品再次引進島內,提出了將他的作品單獨組卷出版,待遇非同尋常,林為民欣然同意。
痞子蔡手中的幾本書正是新地出版社所出的《當代中國大陸作家叢刊——林為民卷》,看起來絕非是為了要簽名新購買的,應該有幾年了。
“這套書可出了好多年了。”林為民邊簽名邊笑著說道。
“是啊,我最早看這些書的時候剛上大二,現在都讀到博士了。”痞子蔡也笑著回應道。
小夥子不用總過分強調你的博士學歷。
簽完了名,林為民將幾本書交還給痞子蔡,說道:“接下來這幾天的行程是怎麼安排的?”
痞子蔡是老程邀請的,他具體的行程安排林為民並不清楚,若不是有今天這個見面會,林為民甚至不會見到痞子蔡。
“還有半個月時間。接下來這段時間,還有兩場在大學裡的演講和分享會、三場讀者見面會,然後就是籤售會。”
林為民點了點頭,“安排的夠充實的,怎麼樣,能習慣嗎?”
聞言,痞子蔡的笑容有些羞澀,還帶著幾分緊張。
“說實話,不太習慣。投稿給國文社本來就是試試看,沒想到居然出版了。而且不僅出版了,還在大陸這麼受歡迎……”
痞子蔡腦海中不自覺的回想起這段時間夢幻般的經歷,他一個工科男,寫純粹是業餘愛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個稿子,竟然就這樣出版了。
再然後是熱賣,據說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已經賣了快40萬冊,出版社不遠千里邀請他來開讀者見面會、籤售會,還見到了以前只在書上見到的大作家。
“慢慢就會習慣的。第一本書就這麼受歡迎,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啊!”
“您過譽了,我只是幸運而已。”
客套了兩句,林為民又問道:“這個月燕京好像有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學研討會,要不要參加?”
像是怕被痞子蔡誤會,林為民解釋道:“這個研討會是兩岸共同舉辦,有灣島歷史文學學會和一些文學界人士參與,你生活在灣島,結識這些人,對於你未來在灣島的文學界發展是有些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