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沒在怕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距離《英雄》上映還有不到10天時間,關於這部電影的各種資訊已經充斥於國內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尾和媒體。
電視、報紙、雜誌、公交車車身廣告、電梯廣告……
在三線以下城市的票房潛力還未被髮掘之前,一二線城市是電影發行宣傳的主要針對區域,各類關於《英雄》的資訊幾乎是全方位的覆蓋了這些城市潛在的電影受眾。
如此大規模的電影宣傳,是電影宣傳經費不斷燃燒的結果。
短短半個月時間,整整2000萬宣傳經費燒光了,也燒出了《英雄》的家喻戶曉。
這筆錢並沒有包含在《英雄》的製作費用當中,而是單獨的宣傳費用,由文華影視和中影公司共同承擔,中影占了500萬元。
電影還沒上映就掏這麼大一筆宣傳費用,中影這輩子還沒幹過這麼賠本的買賣,可文華影視背後有林為民撐腰,《英雄》又打著“第一部國產商業大片”和“獻禮片”的名號,他們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筆賬。
好在500萬元也不算多,按照發行方17%的票房分賬,只需要差不多3000萬元他們就可以收回這筆錢,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中影搞發行也是要成本的,翻個番6000萬他們才算是有得賺。
6000萬元票房,對於《英雄》這個級別的電影來說問題不大。
跟文華影視合作,中影那邊不痛快,院線也沒好到哪裡去。
後世章藝謀的老搭檔張衛平這個人別的地方一無是處,但在與院線據理力爭這方面確實是有骨氣的,一度將製片方的38%票房分賬爭取到45%,可惜最後被一對無恥的兄弟背刺,功虧一簣。
後世院線票房分賬之所以那麼難突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2002年院線改革之後,院線掌握了電影的終端變現能力,從而掌握了話語權。
而在現在這個時候,院線依舊是全國各級發行公司下面的小弟,說話都不敢大聲。
以前林為民是覺得電影改革剛起步,盤子又太小,從來沒有計較過票房分賬的事。
這回《英雄》要上映了,文華影視終於露出了它的獠牙。
文華影視直接提出將製片方票房分賬比例從38%提高到45%,此訊息一出,各地發行公司和旗下院線心頭一顫。
狠啊!真狠啊!
這是把祖傳大刀拿出來砍價了。
從38%到45%,這一下子就削了他們7%的票房分賬,這等於是在割他們的肉。
關係到切身利益,各地發行公司自然是不能同意,可這個時候的中影老大哥面對文華影視的獅子大張口是一言不發,絲毫沒有有了以往面對他們時的霸氣側漏。
中影公司的緘默給了眾多心存不滿的地方發行公司一個警醒。
他們差點忘了,文華影視的背後可是中國影壇那個最大的惡霸!
這惡霸又不是來強佔妻女,不過是從攤子上順二兩肥肉。
算了,忍了吧!
就這樣,文華影視幾乎沒費什麼力氣便將《英雄》的票房分賬比例提高到了45%,這個舉動不僅是為他們自己爭取了利益,同時也是在為國內的眾多製片方謀福利。
訊息傳開之後,文華影視在國內眾多影視製作公司當中的聲望一時無兩,越來越有帶頭大哥的氣勢了。
宣發工作仍在進行,隨著《英雄》上映時間的逼近,製片方與發行方的各項舉措也在不斷完善。
電影上映兩天前,一支聲勢浩大的監察隊伍由燕京出發撲向全國各地。
當年《霸王別姬》上映時,林為民曾聯合多個部門搞了一個打擊偷瞞漏報電影票房的專項活動,收穫頗豐,也助推《霸王別姬》的票房達到了2億規模。
那個時候盜版還不像現在這樣猖獗,所以打擊的主要目標是偷瞞漏報票房,如今時移世易,盯防的重點物件也要換一換了,得換成盯防盜版了。
這兩年,文華影視的重點專案上映前都會組織一批人手盯防盜版,但通常力度不會太大,這玩意畢竟是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資金成本的,搞的太大容易得不償失。
但這次《英雄》的上映跟以前情況不一樣,號稱第一部國產商業大片,不光是文華影視和國文社,連電影局和廣電部都對它寄予厚望。
《英雄》又佔著獻禮片的大義,這次文華影視聯合幾家投資方以及官方派出了一支由500人組成監察隊伍,要嚴厲打擊各地的偷瞞漏報電影票房以及盜版問題。
一切準備就緒,《英雄》即將登場!
 本章完